應急救護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為了在專業人員到達之前,能為自己和他人提供初步、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提高人們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將各類意外傷害造成的人員傷亡降至最低程度,連日來,全國各地陸續舉辦了一系列應急救護培訓活動,一股應急救護的社會力量正在形成。
人人學急救的社會氛圍在形成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我國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事件時有發生,但能正確熟練掌握應急救護技能的人并不多。因此,幫群眾熟練掌握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能夠開展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的。
近日,山東青島市志愿者廣場舉行了“城市應急,‘救’在你我身邊”8月份主題活動暨城市應急與安全宣傳、培訓、展示活動,呼吁倡導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城市應急與安全”培訓,爭做“第一響應人”。
“有一次同學被海蜇蜇到,大家都束手無措,沒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理,今天聽了海蜇中毒處理法受益良多。”來自青島長沙路小學的學生魯曉優說,在學校還參與過起火疏散,這既增強了我們的應急救援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又鍛煉了我們應急避險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山東青島紅十字天使緊急救援中心負責人表示,通過緊急救護知識講座和急救演練,廣大市民對緊急救護有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這對于保護自己和救助他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時間就是生命,向群眾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讓更多人學會急救技能和應急知識的重要性,也是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份安全保障。
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在壯大
除了提升群眾自救互救的能力,志愿者應急救護隊伍建設也是關鍵一環。今年來,各地開始著力培育志愿者應急隊伍,江蘇蘇州姑蘇區虎丘街道碩房莊社區紅十字博愛家園開展應急救護志愿者培訓;河南鄭州市興達路街道為200名志愿者普及應急救援知識;阜南縣公益志愿者協會開展志愿者應急救護員培訓……這為百姓應急救護增添了一份社會力量。
“一邊講解一邊實操,不僅能掌握應急救護知識,還能提高應急救護意識,增強我們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志愿者周楠說道。近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紅十字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講師對來自全縣的志愿者進行培訓。
“應急救護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以內,因此,應急救護的理念就是突出一個‘早’字。如果事故現場的‘第一目擊人’具備應急救護技能,那么將會為受害者贏得更多生還的機會。”志愿者講師將應急救護意義穿插在應急知識講解過程中,讓應急救護的理念更好的傳遞給每位志愿者。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此次培訓采用理論知識講解和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系統講解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氣道梗阻急救、創傷救護四項技術以及常見急癥、意外傷害突發事件處理等救護知識與技能,并重點演練了心臟按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操作。
幫志愿者練就“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急救本領,隨著應急救援志愿者培訓的興起,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在逐漸發展成長,并形成了燎原之勢,相信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社會應急力量將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