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張桂梅作為人民代表參加十七大,破舊的牛仔褲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她的故事,也被撰寫成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這讓大家知道了她的名字,也知道了她的“一個夢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
2008年9月,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幫助下,張桂梅終于實現了她的夢想,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落成開學。
令人欣慰的是,建校至今,華坪女高已有2000余名畢業生考入大學,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一本上線率也逐年攀升,也不乏985/211名校,畢業生們走向了老師、警察、軍人、醫生、律師等各行各業,奔向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命運軌跡……
2022年10月,張桂梅作為人民代表參加二十大,聽著習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張桂梅眼含熱淚地聽完后,不禁感慨萬千,“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長、路有多遠,孩子們都能毫無阻礙出來讀書了。”
即使此時的她,早已飽受多年的病痛磋磨,手上仍是貼滿了膏藥,甚至連走路都變得困難,仍然堅定地講述了她的新夢想:“原來我們是讓孩子們能讀得到書、人人有書讀,這次我看到了更高遠的目標:讓孩子們讀好書!”
在多年追求教育公平的路上,張桂梅終于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來教育的遠景,就在大家都覺得她該放下重擔,歇歇腳時,她又開始了新的旅程,奔赴更高的目標:“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但只要活一天,我就會把教育繼續振興,讓山里的孩子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她不求榮譽名利,還是當年那個拿著大喇叭叫著孩子們起床的“張媽媽”,她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幾年,可以好好看看教育的燦爛前景。
正是如此,人們總將張桂梅視為“燃燈校長”,說她燃燒自己,托舉出更多孩子走向開闊人生,助力他們綻放出更加五彩斑斕的夢想,但她從不居功,“‘燃燈校長’不是我一個人,是我們黨,是我們政府,是全體鄉村教師,還有支持我們社會各界的力量,我才能燃得起來。”
“我的這個夢想是和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及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張桂梅說,“我們希望城里高質量的老師、好的大學畢業生能夠走進鄉村,用教育來振興鄉村。”
從“有書讀”到“讀好書”,張桂梅的夢想拾級而上,而這條路上,從不是她孤身一人,即使在華坪女高只剩下6位老師的至艱時刻,張桂梅說“我問大家,這塊陣地我們丟還是不丟?”大家沉默了,最后6個人一起喊,你讓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教育不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嗎?我相信,這條路上會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教育者,推動教育公平,共赴教育燦爛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