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中旬,我跟隨一個民間團體“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xié)會”的義務工作者們一行來到阜陽市潁州區(qū)王店鎮(zhèn)(該鎮(zhèn)有不少因賣血而感染艾滋病的人),看望該協(xié)會救助的一名艾滋孤兒“楠楠”。
楠楠今年13歲,父母親于二年前因患艾滋病相繼去世,楠楠也因小時候吃母乳而患艾滋病,無助的楠楠只得和80多歲的奶奶一起相依為命,日子的艱辛自不必說,病痛的折磨與死亡的恐懼使得這個只有13歲的孩子背負著不堪想向的重壓,令其看上去遠比同齡人矮小。有著失子之痛的奶奶,拖著體弱之身,堅強地挺立著,為小孫女撐起一個家。不幸的楠楠又是幸運的,她得到美國友人凱女士的救助,使原已惡化的病情得以控制。今年“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xié)會”帶她和其他一些艾滋病孤兒一起到北京旅游了一趟,這使本來言語不多的楠楠回來后感慨地告訴奶奶“還是北京的家好”。在與楠楠的接觸中,我始終沒看到一個孩子該擁有的笑臉,那怕只有一絲呢,她的眼里只有迷惘與無助,只在我們離開時她揮手擠出的一縷微笑,使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眼淚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