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世界310萬人死于艾滋病,超過50萬受害者為兒童,艾滋病毒感染者總數超過4000萬,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每天的每一分鐘都有一名兒童死于艾滋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中只有5%能夠獲得藥物治療。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應更加關注這個社會問題。
亞洲預防艾滋病形勢也不容樂觀。830萬人感染艾滋病毒,占世界感染者總數20%。 這是2005年5月15日,菲律賓學生手持系有紅絲帶的蠟燭在首都馬尼拉參加第22屆國際艾滋病燭光紀念儀式。菲律賓衛生官員說,該國艾滋病病例已經從“人數較少和增長緩慢”發展為“隱藏的和不斷增長”。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0%左右,卻集中了全球6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度,該地區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20萬,240萬人死于艾滋病。這是2005年10月24日,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一名婦女抱著孩子來到名為“為了艾滋孤兒的明天”的機構求助。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0%左右,但這一地區卻集中了全球6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度,該地區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20萬,240萬人死于艾滋病。這是2005年1月15日,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和妻子格拉薩·馬謝爾在古努出席他們的長子馬克賈托·曼德拉的葬禮。曼德拉的長子馬克賈托因患艾滋病醫治無效于1月7日在約翰內斯堡一家醫院里死亡。曼德拉坦率公開長子死于艾滋病的事實,受到南非國內與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10%左右,但這一地區卻集中了全球6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度,該地區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20萬,240萬人死于艾滋病。這是2005年6月13日,家住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的13歲孤兒塔杜奧·阿貝拉拿著一個盛了些許食物的盤子,她的父母都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拉美地區新增20萬名感染者,與2003年相比上升12.5%,不安全性行為和靜脈注射毒品是該地區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數激增的原因。這是2005年5月28日,一名示威者在墨西哥城參加“沉默游行”,要求保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權益。
在美國,非洲裔青年是受感染人數最多的群體。根據統計,美國2005年新增感染者4.3萬人,感染者總數增加到100萬。這是2005年5月5日,約3000名美國民眾在華盛頓白宮前舉行集會,呼吁布什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艾滋病。示威者在白宮前的馬路上擺放了8000雙鞋,代表世界上每天約有8000人死于艾滋病。
在歐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原因是青少年吸毒時共用針頭。其他獨聯體國家艾滋病形勢也不容樂觀。 這是2005年3月,一名艾滋病病人坐在烏克蘭敖德薩一家醫院的病床上。
11月5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的獨立廣場上,孩子們排隊站成象征著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標志的紅絲帶形狀。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每天的每一分鐘都有一名兒童死于艾滋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中只有5%能夠獲得藥物治療。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應更加關注這個社會問題。
11月30日,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市郊的一家診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坦桑尼亞兒童在看書。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每天的每一分鐘都有一名兒童死于艾滋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兒童中只有5%能夠獲得藥物治療。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應更加關注這個社會問題。
11月30日,在距柬埔寨首都金邊南部50公里的茶膠省的一家收容所,一名艾滋病病人在休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應更加關注這個社會問題。
11月30日,在距柬埔寨首都金邊南部50公里的茶膠省的一家收容所,一名艾滋病病人在妻子的照顧下休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應更加關注這個社會問題。
這是2005年5月21日,英國樂壇流行天王埃爾頓·約翰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政廳舉行的“生命球”之夜慈善晚會上致辭。這次慈善晚會主要是為艾滋病受害者募集資金。
這是2005年6月19日,數千人參加在英國倫敦市中心舉行的“為生命而走”活動,參加者徒步沿泰晤士河進行了10公里的行走。由一個慈善機構發起的此項活動旨在為防止艾滋病擴散、進行抗艾滋病研究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