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臉術”———臉部皮膚和器官移植手術一直被認為能夠給毀容者帶來新生,但由于“換臉”不同于一般的器官移植,其后果可能超越人們的想象,因此對這類手術也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但現在終于有冒險者駛入了這一片醫學的處女地,11月30日,法國北部城市亞眠的一家醫院發表聲明,稱他們已經在27日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換臉術”。
患者:被狗咬掉整張臉
據醫院公布的消息,世界上的首個“換臉人”是一名38歲的女性,住在瓦朗榭納,在今年5月,她被一只狗咬掉了鼻子、嘴唇和下巴,整張臉已經不成人形。如果不接受換臉手術,這名女士將很難再開口說話,也不可能咀嚼食物。因此患者接受了換臉的建議。而她的臉部捐獻者來自一名腦死亡患者,其家屬也同意捐出親人的臉。
主刀醫生:具體細節不能透露
在27日進行的手術中,主刀醫生杜伯納爾與亞眠醫院的醫生伯納爾·德瓦謝勒進行合作,成功地讓這名被狗毀容的女士換了臉。
杜伯納爾表示,他目前暫時不能透露關于手術的具體細節,但是他肯定患者被換掉的地方包括鼻子、嘴巴、臉頰等部位。在異體臉部移植中,鼻子和嘴巴的移植被公認是最困難的部分。
同行:換臉就是器官移植
杜伯納爾成功進行世界第一例換臉手術后,得到了不少醫生的一片叫好聲。
早就有醫生提出,“換臉術”跟一般的器官移植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經過檢查和配型之后,醫生將從尸體上取下的臉部,包括皮膚、肌肉和皮下脂肪等移植到被毀容的患者身上,再接合血管和神經,從而將整張“臉”移植到患者的臉部,讓患者能夠有一個全新的外貌。許多醫生認為“換臉術”能幫助一些毀容的患者。
新聞分析 一旦失敗會變“無臉人”
但和所有器官移植一樣,“換臉術”中也潛藏著不少風險,甚至連醫生也無法預測。英國移植學會的一名科學家表示,如果手術成功固然好,如果“換臉術”失敗,給患者帶來的后果會不會比現在更糟還難以預料。
一旦移植不幸失敗,或是出現排異現象,病人將不得不接受第二次移植,或是再次植皮,最可怕的是如果皮膚受到感染就會變黑,可能從此失去外貌,變成“無臉人”。而即使移植成功,病人必須終身服用多種抑制自身免疫系統的藥物以避免排異反應,這些藥物會對病人的腎臟和肝臟造成不良影響,病人感染致命病菌和癌癥的風險將會增大。
而美國科學家曾經指出,接受臉部移植的病人要面臨的,也不僅僅是像接受腎臟或心臟移植的“不成功就得死”的問題。病人還要面對自己完全不同的外貌。一個人是不是能接受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正是因為“換臉術”風險重重,因此即使在技術上早有可行性,但卻一直到現在才在法國實行了第一例換臉術。據悉,其實法國和英國等國早在前幾年就通過法案反對進行“換臉”,但法國的法案中為換“鼻子、下巴、嘴唇、臉頰”等部位留出了空間,這才讓這一例“換臉術”能夠進行。
這一例手術的主刀醫生是讓-米歇爾·杜伯納爾,他在法國的異體移植領域可謂赫赫有名。1998年,他主持進行了一例手部異體移植手術,在2000年1月,他又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雙臂移植手術,接受移植的患者目前表示他已經行動自如,“甚至還能做俯臥撐”。
[新聞鏈接]中國也有相關手術
目前,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醫院也在籌備進行換臉手術。
而早在2003年,我國南京金陵醫院就已經進行了和“換臉術”相關的手術。醫生從一名腦死亡的年輕男性身上取下耳朵和部分頭皮,移植給一名72歲的患惡性皮膚癌的老年女性。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和“換臉術”有關的一些技術正在不斷改進,例如傷疤修復手術目前已經非常成熟,能夠讓患者皮膚上的傷疤完全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