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這樣的現狀,要靠相關部門踏踏實實地做工作,要靠政府官員主動向艾滋病感染者伸出溫暖之手,而不是像當地官員對待小衛和老紀那樣,不但不登門吁寒問暖,而且當招呼了老紀搞調查搞宣傳之后連飯也不給吃一口。
這還告訴我們,歧視事關文化、社會生態,因此進行反歧視的宣傳,需要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在報道艾滋病感染者和發病者時,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可能的后果,對當事人盡可能地做到保護。
艾滋病感染者的“無處逃避”,無疑蘊含了巨大的社會風險。當歧視壓迫得艾滋病感染者艱于呼吸視聽時,誰能保證他們仍會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態?當艾滋病感染者覺得這個冰冷的社會已將自己拋棄時,他們是否還會有一顆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心?不幸并不只是他們的,而是整個社會的,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