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阿耿法治夜話系列網文: 艾滋婚姻的殿堂里可以放飛“兩只蝴蝶”嗎? 土生阿耿 “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兩只蝴蝶》中的這句歌詞,唱出了情感港灣里的溫馨愛戀。解讀一下的話,我們可以將這兩只蝴蝶編號為亞當和夏娃,就這句歌詞所流露出來的愛而言,蝴蝶亞當對蝴蝶夏娃至少傾注了如下綿綿之意:首先,在稱呼語上,蝴蝶亞當把蝴蝶夏娃稱為“親愛的”,表達了蝴蝶亞當對蝴蝶夏娃的愛慕之情。其次,在叮囑語上,蝴蝶亞當對蝴蝶夏娃就飛行中的諸問題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愛,“慢慢”是對飛行速度的叮囑,防止速度過快影響纏纏綿綿的浪漫人生之旅,表達出了兩只蝴蝶連心相伴、并肩相隨的永恒愛情;“小心”是對飛行心態的叮囑,防止粗心大意招致外來侵襲或者撞擊障礙物,表達出了兩只蝴蝶互相關愛,彼此體貼的真愛真情;“前面帶刺的玫瑰”是對飛行危險防控的叮囑,防止在飛行過程中遇到外來橫禍,表達出了兩只蝴蝶在相愛道路上一起克服困難、戰勝風險的同甘共苦之情操。在現代愛情婚姻的殿堂里,如果相親相愛的兩人就像這兩只蝴蝶一樣,真可以稱得上幸福美滿的上佳婚戀了。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愛情婚姻都是如此理想化的,因為無愛情的婚姻大量存在;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償地步入到這個美麗的殿堂,因為無婚姻的愛情也同樣為數不少;更叫人感到心寒的是,有的人甚至既無愛情也無婚姻。如果說,有婚姻無愛情、有愛情無婚姻或者無愛情無婚姻是因為個人婚戀時機未到或者個人具體婚戀觀導致的話,那尚可通過等待時機的到來或者調整自己的婚戀觀來追求到有愛情有婚姻的至高境界。但是,如果上述情況是由于非屬自身的外界人為因素造成的話,那么,這種遭遇總會叫人感覺到些許的悲涼。其中,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就是這樣一些被冷落的群體。在他們中間,有的是戀后婚前染上了HIV病毒,盡管也許曾享受到了愛情的甜蜜,但卻因為“艾滋”而無法步入婚姻殿堂;有的是婚后染上了HIV病毒,盡管品嘗到了婚姻的滋味,但卻因為“艾滋”而不得不與配偶離婚;有的是在根本就沒有體驗到初戀的感覺之前就染上了HIV病毒,從而使自己失去了追求愛情的許多機會。 這都是因為“艾滋”!艾滋,艾滋,艾滋!這個讓不知多少人仇恨了不知多少個日夜的字眼,確確實實在無形中剝奪了很多艾滋朋友的一些基本權利!入學、謀職、求愛、結婚,如此等等的基本人權都在無形中被邊緣化、被消磨光,甚至在有些地方、有些單位還在有形中被規章、文件給無情剝奪!就拿婚戀來說,因為染上了“艾滋”,就等于幾乎喪失了求愛之機和結婚之緣!艾滋婚姻曾一度被亮起紅燈,如1995年某省頒布的《預防控制性病艾滋病條例》規定:民政部門在辦理婚姻登記時,應對申請人所持的婚檢報告進行審查,對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未經治愈的,民政部門不予辦理。尤其讓人感到費解的是,即使在衛生部準許HIV攜帶者結婚的通知頒布后,2000年西南某市仍把禁止艾滋病病人結婚的規定,寫入地方法規。在這種惡劣的法治環境下,聽著《兩只蝴蝶》唱出的美麗旋律,可憐的艾滋朋友似乎也只能把愛情和婚姻作為一種夢幻去追求了。與健康的常人一樣,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憑什么就不能像健康的常人那樣擁有他們應該擁有的一切呢? 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追問這到底是為什么。土生阿耿認為,對艾滋病的無知是根本的認識因素。1985年,在北京機場有一位美籍的阿根廷青年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后不治身亡,那是中國發現的第一例艾滋病例。算起來,至今也已有20年了。20年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呈現不斷上升趨勢,可是20年來,我們對艾滋病基本常識的掌握程度又是一個什么狀況呢?土生阿耿對此的估計是不會很樂觀的,不僅民眾對“艾滋”的認知基本上處于愚昧狀態,就是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對“艾滋”知識也是停留在“a o e”水平或者“ABC”檔次上。有人還咬牙切齒地喊出了“99%的艾滋病病人都不值得可憐,人就應該潔身自好”的宣泄之辭,明顯帶有濃厚的仇恨色彩。因為對艾滋病的無知,招致艾滋朋友經常遭遇利害關系人的漠視和冷落,甚至親人都拒絕他們歸巢回家;因為對艾滋病的無知,招致一些單位一些部門對艾滋朋友的權利任意踐踏和剝奪;因為對艾滋病的無知,招致某些官府和官員要么對艾滋病防控力度不大,要么就是防控失當,直接或者變相侵犯了艾滋朋友的合法權益;因為對艾滋病的無知,招致社會歧視心理的滋生和蔓延,從而讓艾滋朋友顯得孤獨無助!這種無知的認知狀態,必然會使艾滋朋友處于不利境況,比如在心理上產生自卑、仇恨、絕望、憂傷、恐懼等不良精神征象;在社會活動中會減少甚至喪失學習、勞動等權利;在人際交際上會失去不少交友機會,包括尋覓愛情步入婚姻的機會。于是,也就不難理解:在許多艾滋朋友那里,“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的愛情之樂也僅僅是歌手龐龍唱出來的一個個音符罷了。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在“艾滋婚姻”問題上,無論在一些民眾意識里,還是一些地方立法上,都打破了過去的一些禁忌。有些艾滋朋友敢于解放思想,尋回本屬于自己的婚姻締結之權利;有些沒有感染(攜帶)HIV病毒的健康人也敢于沖出傳統的愚昧無知的混沌柵欄,大大方方地與艾滋朋友結為連理。比如,據今天(12月19日)的《重慶時報》報道,一位健康女公務員愿意嫁給當地一個艾滋病人,并且愿意為他生個孩子。男主人公是河南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他曾經想過自殺,經過媒體救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并且收養了21名艾滋病孤兒。幾天前,他告訴記者過了新年就結婚,愛人是一位身體健康的公務員。另一方面,在地方立法上,有些地方在制定的艾滋病防治條例中也賦予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結婚權利,比如作為我國首部艾滋病地方性法規的《江蘇省艾滋病防治條例》,就規定了艾滋病人可以結婚。這種逐步開明的官方立場和漸趨開竅的民眾態度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艾滋婚姻殿堂里的一絲光明。道理其實很簡單,首先,因為艾滋病傳播的途徑不像“非典”、禽流感那樣具有快捷性與多樣化,截止目前的研究顯示,艾滋病病毒只有通過血液、性交和母嬰三種途徑方可有傳播可能性。而艾滋朋友之間結婚或者與艾滋朋友結婚,是屬于作為私法上的婚姻行為,婚姻本身包涵的要素關系很多,包括物質要素關系、精神要素關系和性要素關系。即便性要素關系包涵的子要素也不具有單一性,除了性交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形式的性愛撫。可見,婚姻和性是兩回事,婚姻本身不會傳播艾滋病,只有無安全保護的婚內性交或者夫妻輸血才有傳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其次,從民權角度來看,結婚權利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也不能例外,在一個法治國家無不允許艾滋朋友結婚,只是因為這類群體的所謂“特殊性”而賦予婚姻締結時的一些相應義務而已,這在本質上不是限制或者剝奪艾滋朋友的婚姻權利,而是有效保障他們的婚姻權利之實現。再次,由婚姻的社會功能所決定,艾滋婚姻的締結可以讓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從婚姻這種異性間的合法結合形式中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這對于克服因“艾滋”而給當事人帶來的心理困惑和生理痛苦都具有非常現實的重要意義。最后,允許艾滋婚姻殿堂里放飛“兩只蝴蝶”,也有利于讓社會民眾對“艾滋”有更加理性化的認識,喚起整個社會對“艾滋”以及艾滋朋友的理解和關愛,緩和部分人對“艾滋”及艾滋朋友的仇恨情緒,從而進一步營造出一個關愛艾滋朋友的寬容社會環境。 事實上,從民智角度來看,很有必要開啟或者調整一下民眾的艾滋意識。相當一部分人將其滅殺心理不是指向艾滋病,而是指向了艾滋朋友!最近熱播的都市喜劇片《律政佳人》中,律師事務所接了一個“某藝人因感染艾滋病被公司解約”的案子,一個叫錢小美的劇中人物突然疑神疑鬼起來,怕自己感染艾滋病,她就去了一家小醫院檢查,檢查結果HIV呈陽性,她大為震驚。事務所里因為錢小美得艾滋病一事弄得大家心神不安。錢小美又去大醫院,復查的結果為HIV陰性,那家小醫院已經欺騙了幾百個人。可見,該片將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反應真實地刻畫出來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在當今中國社會人們對艾滋病的智識水平還是處于低層次的,對艾滋病本身的無知狀態,其實阻礙了對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基本權利保護之啟蒙運動的進程。如此一來,“艾滋婚姻”也就總是讓人們產生煩感甚至排斥心理。土生阿耿認為,我們防治和絕殺的應該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朋友。換句話說,要針對“病”而不是針對“人”。在中國防治艾滋病的進程中,好多人包括一些官員存在的一個重大誤區就是對“人”譴責得多,但對“病”防控得少。其實這是很不正常的,著名性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銀河認為,“在文明發達國家,人們尊重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擁有健康人所擁有的一切權利,包括在雙方都知情的狀況下結婚;相反,那些貧窮與封閉的地方,艾滋病人被視為叛逆,有的甚至會被處死”。土生阿耿很贊同這一看法,并認為要真正開啟或者有效調整一下當前中國社會的艾滋民智,就必須解放而不是封閉思想,把艾滋病看成一種嚴重慢性疾病,而不應看作一種社會深仇大恨或者是制造這一仇恨的禍根。否則,談艾色變,如見猛獸,把艾滋朋友當作異己排除在和諧人際交際圈外,這不僅不能開啟或者助長艾滋民智,反而讓艾滋智識更加愚昧和落后。這樣一來,爭取到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的婚姻權利通常也就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了。然而,從“私權神圣”的民法理念角度觀察,為“艾滋婚姻”正名也恰恰是推進民權的一個良好契機。 因此,只要履行相關義務,承擔相關責任,科學合理地制定配套措施,那么,艾滋婚姻殿堂里也不是不可以放飛“兩只蝴蝶”的。“等到秋風起秋葉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看,這是多么美妙的真情寫照啊!健康情人可以體驗如此醉人的愛之旋律,那么,艾滋伴侶又何嘗不能進入這鴛鴦殿“飛越這紅塵永相隨”呢? 2005年12月19日深夜于上海 (作者系上海政法學院艾滋病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生命法學研究會干事) ——————————— 作者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上海市外青松公路7989號 上海政法學院 郵政編碼:201701 QQ號碼:68190161 電子信箱:tsageng@sina.com 個人主頁:http://www.zzhf.com/detail.asp?id=570 寫作社區:http://www.lawfan.com/asp/readTopic.asp?id=362 博客網址:http://tsageng.fyfz.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