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中國,醫患關系因為其復雜性和激烈的對立性,在各種社會矛盾關系中“鶴立雞群”。患者和醫生之間的極度不信任、社會輿論的“偏信偏幫”、新聞媒體的“火上澆油”,都讓矛盾和沖突成為醫患關系的“主色調”,由此引發的襲醫、殺醫等極端惡性事件層出不窮,使得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無法彌合。而河南洛陽最近發生的醫生和陪護人員因沖突雙雙墜亡的悲劇又一次將醫患關系推上風口浪尖,筆者在痛心不已的同時,也不禁深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醫患之間如此水火不容的緊張局面?
從醫生方面看,一些醫生醫德敗壞,缺乏仁愛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人意識太濃,將患者作為其追名逐利的工具,對病人冷漠以對,缺乏同情心,是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主管根源。但是,由于目前公立醫院的現行體制,醫生不僅僅是救死扶傷的充滿仁愛之心的仁醫,而且還是唯利是圖的積極完成盈利指標的商人,醫生的雙重人格、雙重身份、雙重任務,使醫生越來越感到身心俱疲,天天感覺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走刀山。再加上病人對醫治效果的期望值無限,巨大的壓力使得一些醫生形成職業上的冷漠,極易挑動患者家屬因為病情焦急敏感的心情,從而造成醫患沖突;從病人方面看,患者對醫療診療工作及醫學知識了解不夠,對診治效果期望太高,奉行“花了錢就一定要把病治好”的原則,一旦診治效果不理想,就往往把怒氣發泄到醫護人員身上;而社會輿論也是醫患關系緊張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原因。在傳統觀念中,醫生處于強勢地位,被認為支配著患者的身體健康,而病人則處于弱勢地位,有許多的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一旦發生醫患沖突,社會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患者,討伐譴責醫院和醫護人員,讓醫護人員委屈滿腹,不滿增加。
總之,醫患關系緊張絕不僅僅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是社會各界共同激化產生的。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改善醫患關系。作為醫護人員,要轉變服務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盡可能地適應患者要求,密切醫患關系;作為患者和家屬,要將心比心,遇到問題冷靜處理,采取正當的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而不是沖動行事,使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作為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衛生法律法規,將醫患沖突納入到法律中,制定統一的、公正的、有權威性的、真正能起到約束醫患雙方和解決矛盾的法規,嚴厲懲罰不法謀利的衛生機構和醫護人員,打擊社會上的不法“醫鬧”,確保正常的醫療秩序,防止用生命為醫患關系“買單”的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