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國際社工日”的宣傳活動就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大家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社會工作,說得通俗一點,社會工作就是幫助困難群體渡過難關,使他們恢復或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其最大特征是“助人自助”。這里所說的困難群體,并不是單純指經濟方面的困難,而有著更寬泛的含義。經濟上的貧困者肯定屬于困難群體,陷于精神或其他方面困境的青少年、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乃至一般住院的患者,獲得假釋需要接受社區矯正的人,吸毒者以及性工作者等等,都屬于困難群體,也都是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
如果大家還搞不清楚的話,可以看一看陳奕迅、容祖兒主演的影片《神經俠侶》,或許會有一種釋然的感覺。陳奕迅飾演的陳俊杰是一名駐守香港島灣仔區七年的軍裝警員,容祖兒飾演的廖得男從警校畢業剛剛加入警隊,特別樂于幫助人。一次,陳俊杰對她說:“我看你去做社工吧,這么喜歡幫人家忙。灣仔區18萬人,你幫得過來么?”我們習慣上說:“有困難,找警察。”可并不是什么樣的困難都要找警察的,只有危害社會治安的行為才屬于警察職責范圍之內的事情,他們才會管。
那些屬于個人生活范圍內的困難,則屬于社會工作關照的對象。
因而,在2015年“國際社工日”到來的日子里,我們需要為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吶喊,以推動社會福利事業的大發展。順便說一下,“國際社工日”的宣傳活動要一直持續到本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