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 Beijing是Xiaowei Wang(右)與Deren Guler(左)所發起的計劃,透過風箏作為偵測模型載具,讓民眾參與進而改變都市環境。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記者高彬原/攝影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飛在空中的風箏,能測空氣質量?”臺北設計城市展有個特殊功能的風箏,不單能在天上飛,還可偵測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透過LED燈改變顏色顯示空氣質量,更希望透過會偵測空氣質量的風箏,教育孩童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據報道,設計師Xiaowei說,風箏空氣偵測器的原理是利用電路板,上頭放置可感應不同化合物的化學材料,感應到固定范圍內的污染物后,依嚴重程度LED燈會有不同顏色,污染程度最淺為綠、黃、紅、粉紅,最嚴重為粉紅色。
一塊麻將大小的電路板,只能放一種化學材料,感應一種化合物,裝設在風箏上,在天空翱翔,它也能做不同應用,也可裝設在腳踏車上,隨著不同載具的移動,增加偵測的范圍。
設計師Xiaowei說,五年前在北京居住時,發現空氣質量十分糟糕,因此與伙伴制作空氣質量偵測器,結合風箏造型,更能靈活應用。
9日設計師Xiaowei在松山文創園區實測,將數據輸入計算機后,分析臺北市空氣質量,但仍須幾天計算機數據分析,才能知道結果。
雖然這個設計無法知道詳細數據,但教育意味濃厚,設計師希望以最普遍的兒童玩具“風箏”,喚起大眾對環境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