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作為中國青年社會組織的主要發源地和活躍地,上海的青年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在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過程中起到越來重要的作用。
調查指出,上海青年社會組織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即起步期:2004-2006年;注冊期:2006-2010年;發展期:2010-2014年。相應,其參與社區治理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報告分析稱,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上海召開,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落位,讓上海的社會組織又一次迎來了發展機遇。從2010年開始,青年社會組織逐步走入成長壯大階段。
來自據上海市社團局的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3年底,上海由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共有11607家。其中社會團體3789家,民辦非企業單位7666家,基金會152家。中間約一半組織為青年社會組織。因此,目前上海青年社會組織注冊數量大約近5000個左右。
與此同時,上海各項政策逐步利好,除民政和共青團以外,其它政府組織和街鎮開始劃出專項資金購買青年社會組織服務,一些大型企業開始建立社會責任基金資助青年社會組織活動,青年社會組織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也在此期間得到顯著提升。青年社會組織也因此在這一些時期,開始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各項內容。
報告認為,這一時期,上海青年公益聯盟、上海青年社會組織聯盟及各種公益服務中心的成立,為青年社會組織提供了公益資源共享、公益項目孵化的平臺,為青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使青年社會組織獲得了全面發展和廣泛參與的機會。
當天公布的報告將當前上海的青年社會組織劃分為教育發展、運動旅游、生命健康、助老助殘、城市融合、生態環保、文化倡導、交友娛樂、公共安全、權益維護等十個類別。
這些青年社會組織的活動所采取的形式各種各樣,包括提供資金、物資等援助、開展教育和啟蒙活動、提供公益服務、調查研究等。報告表明,在所有的活動形式中,提供公益服務被18.75%的組織采用。其次是以宣傳或培訓組織參與活動,其比例分別是14.06%和9.82%。研修、訓練也是幾種比較重要的形式。
調查顯示,目前,青年社會組織的資金來源大多由發起者或其成員承擔,這部分約占44%;而以申請和募集的方式獲得資金的份額約占52%。這兩者是當前青年社會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而進行有償社會服務的青年社會組織僅占2%,這也符合青年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