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限邊界:個人基金未放開公募
汪中芳介紹,專項基金是廣州市慈善會專為某一慈善領域設立的基金,辦理募捐備案后可依法開展公募,例如廣州最近新成立的“社工互助基金”;而冠名基金是以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等捐贈名義設立的基金,捐贈資金一次性或分期分批撥付至廣州市慈善會,用于基金設立方開展慈善項目。
記者了解到,個人設立冠名基金時,啟動資金僅需100元,此后每年注入資金不低于500元;企業或其他社會化組織設立冠名基金,啟動資金不低于3萬元,每年注入資金不低于2萬元。
“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發起一個公益項目,發動身邊的朋友為這個項目募捐;也可以將捐贈到基金賬戶中的錢,捐贈給廣州市慈善會的項目。”汪中芳強調,個人設立的冠名基金并不開放公募資格。
如何捐贈:可自定計劃在線捐贈
為何在此時放寬基金申請的條件?對此,汪中芳表示,以往沒有放開個人冠名基金的申請,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據了解,如今廣州市慈善會專門設立的聯合募捐平臺已經建立,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微信支付、網絡捐贈等方式支持其他公益性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開展項目募捐。也就是說,登錄廣州市慈善會官方網站,即可在線申請設立基金,此后便可以通過各種在線渠道向基金捐贈資金,可以自定一次捐、月捐、季捐和年捐計劃。“在這個平臺上,各個環節都方便、快捷。”汪中芳說。
如何監管:各基金賬戶獨立核算
至于多數市民擔心的監管問題,汪中芳表示,基金并不具備法人資格,專項基金和冠名基金都掛在慈善會的基本賬戶下,獨立核算。“每一個基金都將對應它本身設立的捐贈項目,嚴格實行專項管理,由廣州市慈善會按照基金管理辦法和定向捐贈辦法進行管理。”汪中芳表示,相當于在廣州市慈善會的基本賬戶內放入許多“小賬戶”,但“小賬戶”各有用途,互不相干。捐贈人有權向廣州市慈善會查詢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
而向廣州市慈善會基金捐贈資金,可享受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即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個人公益性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