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全市各區縣共設立春季義務植樹接待點25處,新植面積2206畝,并且首次設立30處林木撫育接待點,面積達到5431畝。據了解,植樹造林有“三分造、七分養”一說,栽種三年以上的樹木,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管護,將會影響生長效果。為此,今年專門設立了林木撫育接待點,單位或個人可以按照意愿,參與樹木澆水、修枝打杈、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現場工作人員會對參與林木撫育工作的社會人員進行培訓。
今年全市還設立了林木認養點、綠地認養點、古樹名木認養點等,市民可以到首都園林綠化政務網查詢接待時間、具體地點、聯系人姓名及電話等信息。
根據全國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頒布的《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參與義務植樹工作不僅包括直接栽種或養護樹木,本市一共設有18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市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哪怕只是在自家陽臺擺幾盆花,都算為義務植樹做貢獻。”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18種義務植樹責任形式中有一項是節日期間單位或個人擺花20株或20盆,折算1株植樹任務。此外還包括參加綠化宣傳咨詢等其它綠化活動,每投入1個工作日折算3株植樹任務;參加林木綠地養護管理,包括護林防火,對林木、綠地的澆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蟲害防治及衛生保潔等管護勞動,每投入1個工作日,折算3株植樹任務;個人捐贈綠化基金60元(以上)的,折算3株植樹任務;認養古樹1株,折算50株植樹任務等。
據介紹,劃定多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的目的,就是要鼓勵更多的單位或個人積極參與到義務植樹工作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