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人間四月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打開手機,天南海北的照片席卷而來,每一張似乎都在跟你講述遠方的美好。
在被種草后,人們也根據位置買票、下單、打包行囊......期待疲憊的靈魂與絕美的遠方撞個滿懷。
殊不知,這趟神仙之旅搞不好會是一場拔草之行。
過去,一提到旅游,大家會想到各種名山大川,“5A”便是重要的參考面。
但隨著時代發展,“5A”不再如往日般吃香,小眾景點反而成為年輕人追逐的香餑餑。
其實,小眾景點開始嶄露頭角受人歡迎本沒有錯,可氣的是有些所謂的小眾景點壓根稱不上景點,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在某些網紅、博主的分享中,有小資情調滿滿的街頭門店、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海洋、有能觸摸天空般的云端天梯......
隨便拿出一張,都能讓人心馳神往。
可當鏡頭拉遠、濾鏡移除,你會發現一切的美好不過“夢一場”。
小資門店是路邊抬眼可見的底商店面、鮮花海洋是僅僅幾朵帶有葉子的花兒、云端天梯只不過是一個破舊的小樓梯......
無限放大或專注一角的拍攝角度,加上厚重的濾鏡、精致的文案,于是“中國馬爾代夫”“東方普羅旺斯”等等層出不窮。
而沉浸在這些“照騙”中的你我他,因為一張圖,最終跋涉千山萬水相聚在“夢醒時分”。
這不就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不少網友就被現實上了一課。
在微博平臺,有網友曬出自己刷到的一段視頻,視頻中是波光粼粼的河水,水流在陽光照射下泛著細閃。
而當自己實地前往后,發現這汪河水并非河水,而是一汪淺淺的小水洼,水洼的周圍是工地模樣的建筑。
視頻中與現實中
也有網友曬出社交平臺推薦的森系露營勝地,圖中是一望無際的翠綠草地,天藍藍云淡淡,簡直就是詩中的田園。
而現實,是一塊禿禿的荒地,分布著幾棵零零散散的雜草。
網紅小眾景點接二連三的“翻車”,讓不少人對“網紅”二字心生抵觸,也有人將網紅推薦的景點概括“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景點全靠濾鏡裝”。
自媒體平臺夸大事實宣傳某打卡地的做法已存在許久,也曾被多家主流媒體點名批評,但這股不正之風總是熄不滅般伺機而動。
拍攝功能的存在本是為了記錄,于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記錄美好、收藏回憶,但有些人卻利用起人們對影/像片的好感,用鏡頭編織一個個大網。
讓本就疲憊、想著靠游玩放松下身心的人不僅身體上更累,精神上也同樣疲憊。
可信任一旦透支,就會遭到反噬。
人們終會認識到那些看起來很美的照片,真的只是“看起來很美”。
當然,除了易“翻車”的小眾打卡點,每次旅游無論前往哪里都要做好充足的攻略。
畢竟有些地方的景色與季節、當日天氣有著極大關系。
所以在這里,小編也給大家總結幾個小點:
1.不要太相信網圖,無論照片還是視頻;
2.不要太相信宣傳文案,看到“頂級夢幻”“人間仙境”“天上人間”等夸張成分詞要高度警惕;
3.提前了解天氣情況,決定是否前去或準備合適衣物;
4.了解游玩路線,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5.多查看他人該地旅游筆記,不局限一個平臺,多個平臺參考性更強。
說到底,旅行終歸是一場全身心的享受,是靈魂與身體的心向往之,不能簡單通過網圖的“一面之緣”就草草決定。
而在決定后的旅途中,比起對著美景不停地拍拍拍,我想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體會或許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