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森·波拉提別克家住新疆伊犁州新源縣那拉提鎮,期末考試前聽老師說寒假要去家訪,他本以為只是句玩笑。“大連離新疆那么遠!”當孫壯真的站在他家門口的時候,他和媽媽都被感動了??粗@個30歲出頭的小伙,葉爾森的母親既心疼又感激,“我做了手抓肉想留老師在家里吃飯,可他說什么也不留,家訪完就趕去下一位同學家里了。”
去年,孫壯開始擔任大連理工大學2014級少數民族預科班的輔導員,班上共有76人,其中新疆學生30人,包括維吾爾、哈薩克、蒙古等多個民族。此前,預科班的輔導員叫邵春亮,鼓勵困難生自強篤行,幫“問題學生”解心結,獲得了全國道德模范、少數民族教育工作先進典型等多項榮譽,被孩子們喊作“老爹”。已經80歲高齡的邵春亮,把“接力棒”傳遞給孫壯時語重心長地說:“帶好這些娃娃,責任比天大!”
冬日的新疆,路并不好走。來到霍城縣蘆草溝鎮墩買里村一位優秀的維吾爾族學生家中,孫壯真切感受到這個家庭的好客與溫暖。從這里到大連,要坐51個小時的火車,加上中途轉車,一個單程要5天時間。孫壯感嘆道,“走一遍他們走過的上學路,才能明白他們的求學之路有多么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培養這些孩子。”
孫壯到烏魯木齊的首站家訪,是維吾爾族學生伊力扎提·安尼瓦爾。孫壯陪他在樓下吃了碗牛肉面,走到樓道口時,伊力扎提指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對他說:“老師,你看,這是我爸的‘寶馬’。”伊力扎提的父親患有糖尿病和腰間盤突出,每天靠送報紙掙錢,媽媽在附近的中學清掃衛生,夫妻倆一個月不到兩千元的收入,還要供孩子上學。孫壯看到這一家人并沒有被困難嚇倒,由衷地敬佩這一家三口的樂觀與堅強。
家訪的經歷,也讓孫壯留下了太多的感動。1月28日烏魯木齊天寒地凍,孫壯一天要家訪三位學生:烏孜別克族學生蘇畢·艾克拜爾、維吾爾族學生卡穆冉·阿迪里和麥爾旦江·艾合買提江。他們三家離得相對較近,都在104路公交車的一趟線上,三位同學都在公交站接他,家訪結束后再陪他到公交站,看他上車了才肯離去。“這一路,我感覺自己像是個孩子,他們三位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像是‘家長’,非常懂事。到每家家訪,都是對我的一次教育。”孫壯深有感觸地說。
贊語
萬水千山,擋不住真情。穿越大半個中國去家訪,孫壯收獲的不只是成長,更有學生們赤誠以待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