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找讀物的學生 (朱虹 攝)
人民網成都9月17日電 第一節下課鈴剛響過,就有學生跑來圖書館看書,也有些學生只是來圖書館晃一會兒。立人圖書館正直分館設在教學樓一隅,由兩間教室構成。每周根據學生在校時間開放。
正直鎮是四川南江縣的一個小鎮,位于大巴山脈南麓。從成都出發,轉車、再轉車,前后需要5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鎮上唯一的一所中學——正直中學,坐落在云霧繚繞的山腳下。
入秋后,小鎮雨水漸多,一如往年。正直中學圖書館門口的黑板上,貼著新一批“小義工面試名單”。
“這里,現在是學生們最喜歡的地方。”在圖書館工作的志愿者沈斌說,同學們告訴他,在書里,他們看到了未曾見過的世界。
在這里看書的孩子,還不知道圖書館將面臨關閉,而這也是今年全國被關閉的第九家“立人鄉村圖書館”分館。
“立人之人”和圖書館
2007年,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生李英強決心扎根農村,建設鄉村圖書館。
過去的七年,他在自己的家鄉和全國其他11個省份共建起了22座圖書館;過去的七年,他和他的圖書館被全國數家媒體報道;過去的七年,圖書館不斷地接到捐款;過去的七年,每一家鄉村圖書館除了依照當地文化命名之外,還有一個統一名稱“立人”,取自《論語》“己欲立而立人”之意。那些既有理想主義熱情,又能腳踏實地克服困難的優秀志愿者們,都是“立人之人”。
李英強說希望借助圖書館,讓鄉村的孩子“真正通過閱讀走上自主學習和開放學習的教育之路”。
而如今,他卻幾乎每天會收到,各地分館即將面臨關閉的消息。
“‘立人’運營7年來,所有分館的關閉,沒有一家是因為運營不善而主動關閉的。”現任立人圖書館總干事賀飛輝告訴記者。
那么到底,為什么會被關閉?李英強搖著頭說:“我不知道”。“而且,今年面臨的可能是‘全軍覆沒’。”
據李英強介紹,“立人”自成立以來一共被迫關閉了19個館。其中,2011年被關了1個館,2012年被關了5個館,2013年被關了3個館,2014年到目前為止被關閉了10個館。
9月11日,記者和志愿者來到正直中學。正直中學的圖書館作為立人鄉村圖書館第四分館,依當地文化被命名為“晏陽初圖書館二館”。在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里,記者看見了2010年開館時的照片,如今圖書館的牌子早已被拆下。當天,校方和“立人”相關負責人還要商量關于閉館和交接的事宜。沈斌說,自己沒想過結束志愿服務后做什么,只計劃著要教會校方的新負責人,如何使用圖書管理系統。
“在農村,讀書習慣是很差的。自從有了立人圖書館,喜歡來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了。關于閱讀的作用,可能現階段顯示不出來,但這種東西是深入內心的,這種思想會影響到他的下一代。接到閉館的通知,可以說是忍痛割愛。” 正直中學的副校長如此說道。
經過校方和“立人”相關負責人的協商,未來校方將全面接管立人圖書館,并派專職老師管理。校長說,很傷感,卻無可奈何;很留念,但必須說再見。
立人圖書館陸續被叫停
面對立人圖書館陸續被叫停的困境,李英強作為該項目的創始人備受關注,有人問他,如何看待立人圖書館被迫關閉一事?
李英強說,很感謝所有關心“立人”的朋友和社會大眾。之前被關了9個館,他從沒有站出來說過什么,只希望在還可以開館的地方繼續去做。
“這些年來被關的圖書館很多,很多捐錢捐書的人,并不明白圖書館關閉是怎么回事。因為沒說原因,很多人以為我們經營不善,沒有資金、招不到人,維持不下去,其實不是。” 李英強說,會給七年來的支持者,一個解釋。
事實上,“立人”本身的合法性一直被部分人質疑。
關于機構運營的合法性,賀飛輝告訴記者,“立人”是在民政局注冊的民辦非企業,“經過核名、登記、辦稅務登記證、機構代碼以及驗資賬戶等民辦非企業注冊流程即可。而鄉村圖書館是民辦非企業經營范圍內的一個項目。”
李英強稱,由于注冊不易,大部分NGO(非政府組織)只能工商注冊或者不注冊。而“立人”,首先是在民政部門注冊的NGO,有執照,全稱為“北京市昌平區立人鄉村文化發展中心”。2014年,“立人”NGO執照年檢未能通過,未來可能要被注銷。但李英強隨后強調,到目前為止,此執照依然有效。
李英強說:“為應對未來注冊機構被注銷帶來的麻煩,我們已在另一地區注冊了一家新的NGO,已獲得執照。待北京機構被注銷后,新的注冊機構將會對外發布。”
去年,李英強本人向理事會提出辭去總干事一職,并逐步交接理事長相關事務,不再參與具體的項目執行。
“我覺得自己淡出‘立人’,對‘立人’是有利的,‘立人’之前的一些敏感性和我相關。”不再擔任實質性職務的李英強,從某種層面上看,和現在的“立人”已無直接聯系。
李英強告訴記者,離開“立人”有不舍。但也發現,以前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自己不擅長管理,不擅長激勵年輕的同事。
“和做執行的同事保持溝通,在他們難過時,給予鼓勵。即使有一天不做了,也沒關系。幫助‘立人’把面對的情況說清楚,但不做求助。”李英強說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
“立人”和它的未來
關于正直中學的“晏陽初圖書館二館”被關閉一事,記者采訪了巴中市南江縣教育局。一位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立人鄉村圖書館,只是捐贈一些圖書給學校,和其他圖書是整合在一起使用的。不會單獨的把某一個圖書館放在另一個圖書館,所以學校的圖書館不叫‘立人鄉村圖書館’,就叫學校的圖書館。”
“我們作為正直中學的主管部門,從來沒有得到過這個消息,我們肯定。而學校的圖書館,一直在隨時免費對學生開放。”該工作人員稱。
9月11日下午,“立人”相關負責人已與校方就如何處理圖書館書籍的問題進行了商談。未來,這些圖書將留在學校,由學校派專職老師管理。
和校方談妥圖書館的交接事宜后,當天的最后一節課也結束了。圖書館又熱鬧起來,學生們陸續趕來借書。一位初三的女生是圖書館的義工,知道閉館的事后,她很難過。分別時,她問志愿者:“為什么?”志愿者告訴她:“只要可以讀書就好。”
談到未來,李英強說,雖然“立人”不再是他奮斗的目標,但其倡導的價值對這個世界依然是可貴的。在現任總干事賀飛輝的帶領下,“立人”正積極地應對當前所遭遇的危機,并開始思考分館關閉后,如何繼續往前走的問題。
盡管今年圖書館或被全面關閉,但李英強認為,“立人”倡導的閱讀方式和思想,可能會由其他的名字或形式傳播。從某種意義上講,“立人”的使命完成了。
在回成都的路上,賀飛輝不斷接到其他分館關閉的信息。對于之后的發展,他說,“立人”可能會“被迫”無法繼續運營了,但是“立人”這批人會在其他可以做事的地方,繼續“立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