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快訊(記者 高雅妮)持續受到天文大潮及超強臺風“黃蜂”外圍疊加影響,10月10日,廈門部分地區再次遭到海水倒灌,路面被淹,最高潮出現在13點25分左右,比10月9日中午大潮時還高出10厘米左右。據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報臺預測,10月11日最高潮預計出現在14點5分左右,明日潮位將退到黃色警戒線以下。
近年來漲潮最高的一次
10月10日中午1點25分左右,最高潮水位達到7.4米左右(以廈門零點為潮位基準面),已高出黃色警戒水位線約20厘米,比10月9日中午大潮時還高出10厘米左右,幾乎沒過小腿,接近膝關節。
在沙坡尾,沒有設置臺階的普通居民家全都遭到了海水的侵襲,早已習慣天文潮的老居民還笑稱“這三天的地板特別干凈”,而沿線的商鋪則較為幸運,倒灌的海水剛好漲到最高一級臺階處,所以并沒有進屋。
在沙坡尾居住十幾年的老住戶趙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她對天文潮海水倒灌已經習以為常,但今年是近幾年中漲潮最高的一次,以往海水只是上岸,并不會進家門。
除了孩子在漲潮時踩水抓魚很是高興外,一些才到沙坡尾不久的商鋪和游客也并沒有被海水倒灌影響,反而淡定的欣賞起海景。
整條街道變河道
比起沙坡尾,升平路的商鋪就沒有那么幸運。受地勢影響,漲潮時升平路下水道海水冒出地面,整條街道變成河道,店鋪也無一幸免。
記者到升平路時海水已經退去,除了部分凹地仍有積水外,路面基本被還原,但沿路商鋪的工作人員仍在奮力清理店鋪內的積水,一桶一桶地向外倒水。
一家店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連續三天海水倒灌他們已經習慣了,會提前準備好,海水上漲時就馬上關門,塞好門縫,并且隨時清掃流進屋的海水。“關門一個多小時,重新開門后清除積水也要一個小時,幾乎都沒法好好營業。”該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第一碼頭短時間交通擁堵
同樣在10月10日13點38分,記者從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官方微博了解到,受到海水倒灌影響,演武路大學路口、廈禾路第一碼頭路段路面有大量積水,造成鷺江道一定程度的堵車和緩行。
不過第一碼頭值班室協警告訴記者,所幸海水退得比較快,對附近路段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隨后的14點35分,廈門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再次發微博稱,積水已經消退,路面恢復正常通行。
10月12日將退至黃色警戒線以下
10月10日下午16時,廈門海洋環境預報臺再次發布黃色風暴潮警報,10月11日夜間至白天,廈門沿海還將出現40~80厘米的風暴增水,廈門港、同安灣驗潮站將出現超過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最高潮出現在14點05分左右。
思明區沙坡尾、鴻山、福海、鷺江道等社區可能會發生海水漫堤或倒灌現象,請有關部門和當地居民密切注意、做好防潮避浪工作。
此外,據工作人員介紹,10月12日天文潮的影響將減弱,最高潮位也將回落至黃色警戒潮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