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的非洲象
霸氣的非洲象、兇猛的尼羅鱷、矯健的伊蘭羚羊……29日,一批非洲野生動物標本遠渡重洋“遷徙”至江蘇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這里將打造全國最好的非洲野生動物遷徙展,再現非洲草原動物生存原貌。
記者現場看到,這批標本包括了非洲象、尼羅鱷、伊蘭羚羊、安氏林羚、披紅狷羚、大捻角羚、南非劍羚、跳羚、黑斑羚、犀牛、非洲獅、金毛羚牛等21件,毛色鮮亮無異味,觸感真實栩栩如生,令人眼花繚亂。
霸氣的非洲象
現存最大陸地動物常州亮相,體型“傲視群雄”
這批標本里,最引人關注的是一尊“非洲象”,該物種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此象標本取材于成年公象,產自南非,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體長5.3米,高達3米,象牙長1.5米。僅象耳就長1.3米,大如“蒲扇”且薄如“荷葉”,整個標本體重近3噸。由于象牙被禁止出口,所以標本的象牙部分由特殊材料制作而成。
兇猛的尼羅鱷
值得一提的是,在運輸過程中,由于非洲象標本體積太大,無法通過飛機空運,所以只能裝到集裝箱內用貨輪運送。拆卸時,工作人員在非洲象的前兩條腿上綁上繩子,13名工作人員一起使力將標本連同底座往外拖,同時另安排四名工作人員確保標本前進方向防止刮擦。近20名工作人員共同參與,花費四個多小時,才將標本從木箱中“解放”出來。淹動野生動物世界的鄭軍告訴記者,觸碰標本前雙手還要做干燥處理,就是為了防止汗液對動物標本造成損害。
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存最大陸地動物”的名號實至名歸,非洲象長牙上撩威武雄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非洲草原的狂野霸氣。人往象腳下一站,立即顯出自身的“渺小”。一旁披紅狷羚、大捻角羚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活物似的,要蹦到人身上。曾經兇猛的尼羅鱷對比起來更招人喜愛,許多小哥把胳膊伸進長長的鱷嘴里,咧嘴沒心沒肺的笑著擺造型留影。
披紅狷羚
在南非歷時兩年制作完成,工藝精益求精
據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標本部經理林建鴻介紹,這批動物標本在制作時都采取了皮毛與骨骼分離的方法,這樣動物骨骼就可用作骨骼標本單獨展示。而皮內則可添加填充物,做成動物外皮的形體標本。
如今國外的動物標本剝制技術工藝十分復雜,大大超越了傳統的標本制作。標本制作主要分為四大步驟,首先要對動物尸體進行測量,了解長短高低肥瘦比例,形成基礎數據;其次取下皮張,進行糅皮,也就是將皮張上的脂肪去掉;第二步是按照測量數據用電腦做出框架,用金屬支架、硅膠、石膏等雕塑出動物假體;最后將皮張縫合在假體上。為了更好的體現標本制作的藝術價值,所以在造型的過程中需要對動物形態進行美化,精美的剝制技術能將動物的肌肉隆起和塌陷都表現出來,甚至連每件標本的眼神、表情都各有所異。而國內目前大都還是采用傳統的剝制技術,最大的區別在于沒有用金屬架進行雕塑,多用竹絲作為填充物,對動物肌肉感把握不準,有的地方塞的填充物多一點就會鼓起來,很難表達動物神態的細節。
據引進方介紹,這批標本所取動物素材都是因傷病等正常原因死亡后的動物,由經驗豐富的動物標本剝制師在南非標本工作室,歷時兩年才制作完成。為了防腐,這些標本的皮毛都經過了特殊處理,能長期保質不腐。
![]() |
拍攝非洲羚羊
打造野生動物遷徙展 再現非洲動物生存原貌
對于此次非洲動物標本大規模的引進,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宣布打造“全國最好的非洲野生動物遷徙展”。
林建鴻經理對記者說,非洲大陸的物種、生態資源非常豐富,但近年來非法捕獵猖獗,使得珍貴動物急劇減少。因此,在以動物活體展示為主的動物園,標本制作作為一種特殊工藝,將成為另外一種重要的動物展示渠道。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將新建一個野生動物標本展區——集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于一體的“叢林館”,展區內如同一個小型的動物世界,盡量真實地在游客面前展示非洲大陸生物界原貌,使游客仿佛身臨其境。讓游客在欣賞自然的同時,也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并樹立人們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