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星期天下午三點,中國首位聾人博士生、中國聾協主席唐英光臨深圳殘疾人網嘉賓聊天室,唐博士就手語、聾人就業及權益問題與網友們侃侃而談。訪談內容整理如下:
主持人:各位網友,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了中國聾人協會主席唐英先生,來和我們一起談聾人朋友的就業與溝通等話題,請各位熱情參與!
唐英:各位朋友好!
主持人:尊敬的唐英主席,您好!非常高興您能來本網做客,和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很感謝您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和朋友們聊天。
唐英:謝謝主持人,歡迎大家多談談聾人權益和教育就業問題。
網友:唐英兄弟,還記得羅湖義工西河嗎?我們去年和聲泉在MSN交流過,老弟自強不息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唐英:謝謝西河!
唐英:很久沒在聊天室聊天了,今天又用上,有些懷舊,呵呵!
主持人:感覺怎樣?
唐英:感覺不錯,謝謝深圳殘疾人網站給我這個機會。
網友:那你平常用什么方式聊天呢?
唐英:以前常用QQ和MSN,再早前還有263聊天跑車,現在基本沒有時間上網聊天了,軟件開發項目太多,還要封閉管理。
網友:唐主席最近忙些什么?
唐英:主要是做軟件開發項目,業余時間還要做聾協工作和家務。
網友:唐博士,你好,讓我感動的是你對學業的孜孜不倦,請問您學習的動力是什么?
唐英:很老套的理由,主要是為了媽媽不那么傷心難過。
網友:也許“老套”,但很實在,那媽媽現在對你的成就滿意嗎?
唐英:謝謝,我媽媽對我的要求不高,所以對我的現狀很滿意。
網友:你是如何加入聾協的?
唐英:我94年畢業后進入江西省殘聯工作,98年接受國家級聾協領導培訓班培訓,2003年經過換屆選舉進入聾協擔任兼職主席。
網友:唐博士您好,聾人協會與殘疾人協會屬于什么關系,職能上有什么區別嗎?
唐英:聾協是殘聯的一個內設組織,就像學生會和大學的關系。
主持人:唐主席您好,請您談談您對聾人朋友的就業存在著什么困難及問題?
唐英:聾人就業問題主要是多種政策失誤造成,比如沒有保護好福利企業,福利企業大批破產、萎縮。
主持人:怎么樣才能夠更好的解決聾人朋友的就業難問題?
唐英:按比例就業制度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本來可以緩解聾人朋友就業難的問題,如果能夠把這個政策很好地落實下來,會有相當的改觀。
網友:如果不從事殘疾人工作,你最想從事什么職業?
唐英:依我的性格來說,做學者可能更適合。但我也很樂意業余時間為聾協做義工。
網友:你認為分散就業和集中就業哪種更適合聾人朋友?
唐英對小月說:聾人群體范圍很大,內部情況眾多,分散就業和集中就業都很重要,分別適合不同的聾人朋友。
主持人:你對現在推行的聾兒的隨班就學有什么看法?
唐英:隨班就讀適合部分聾人,是一個好辦法,但還要配以其他的輔助措施。
網友:您好,請問,如果聾人朋友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有哪些途徑可以維護呢?
唐英:可以向聾協和殘聯反映,也可以直接向相關負責部門投訴。
主持人:現在各地區政府都很重視殘疾人工作,對于輔助措施應該沒什么問題的。
唐英:實際上輔助設施還是很缺少的,我不是指硬件,而是指軟件。
主持人:作為聾人你讀到博士,這很不容易,請問你有什么學習方面的經驗或訣竅,這是聾友們很想了解的。
唐英:關鍵是自學能力,從小就培養好了自學能力,就能夠自己一步步前進。
網友:嘉賓,目前中國聾人事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是哪個方面?你做為全國聾協主席,有什么好設想可以解決這些障礙?
唐英:最大的障礙還是社會觀念問題,需要我們潛移默化地改變。
網友:目前聾啞人占殘疾人的比例有多少?
唐英:聾人大約占殘疾人總數的三分之一。
網友:這個比例遠比我想象中的大,那您覺得哪些工作相對更適合于聾人朋友呢?
唐英:聾人心靈手巧,技能性的工作比較適合聾人朋友。
主持人:唐主席,你對“字幕工程”非常熱心,并且在你的發動和帶領下,中央電視臺和其它一些電視臺都在這個方面有所改進,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舉動!
唐英:謝謝,字幕工程只是開了個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主持人:你經常出國考察和參加會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國外的聾人事業情況嗎?
唐英:國外的聾人事業主要是聾人自己搞起來的,有他們的社會環境條件。
網友:說起義工,有很多義工想學習手語,而手語并不統一,非聾人應該如何學習手語呢?
唐英: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是向身邊的聾人朋友學習手語,畢竟你主要是為本地聾人服務的,對嗎?
網友:但是聾人有自己的圈子,其他人似乎很難融入進去。
唐英:有聾協作為橋梁和推介,應該更容易融入當地聾人圈子。
網友:不會手語也沒關系,就用筆談了。
唐英:用手語也好,用筆也好,關鍵是有心交流,畢竟手段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達到了“交流”這個結果,還有多筆談。
網友:我是聾人,想學手語也學不了,不是不想學,而是學了沒有交流。
唐英:中國有兩千多萬聾人,每個地方都有,只要你用心融入,到處都可以找到手語交流的場所和機會。
網友:我在廣州工作,在這生活幾年了,但還是很難找了,有時看到聾人也不知怎么和他們打招呼。
唐英:可以考慮跟廣東聾協和廣州聾協聯系,參加他們的活動。
網友:很多朋友對手語很有興趣,很多地方也都在大力推廣手語學習,不僅殘疾朋友學健全人也在學,但發現手語也有地方語,學會了也未必能和廣大聾人朋友交流,因此學習熱情有所減退,對這個問題你是怎么看的呢?
唐英:是存在這個問題,可以先從幫助當地聾協做起,各地聾協都很需要熱心的健聽朋友參與和幫助。
網友:支持!深圳聾人已經和義工聯經常搞手語交流,堅持搞了好幾屆,感情越來越深。
網友:你認為手語有必要統一嗎?
唐英:肯定要有一個統一的手語,但是手語方言也沒必要禁止,順其自然吧。何況統一的手語和方言手語之間的差異,其實并不大。如果你真熟悉手語的話,一般不會感到太大障礙,主要是初學手語的朋友感到困惑和畏懼。
網友:你幾年前提出的“玻璃屋頂”概念,看來至今還是沒有消失。你與一些聾人精英朋友,有沒有信心在將來某個時間突破出來?
唐英:社會在進步,聾人群體自身也在進步,很多不良觀念會慢慢突破,這主要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們的任務是加速這個時間進度。
網友:可能簡單的解釋一下“玻璃屋頂”概念嗎?
唐英:以前在書上讀到,在美國的華人無論多么努力,多么成功,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無法繼續上升,仿佛頭上有一個玻璃屋頂,雖然能看到藍天,卻無法進入藍天。 我們聾人同樣有一個玻璃屋頂。當你升到一個中層干部,或者副職后,就很難進一步升職,無論你多么優秀。
網友:我有好幾位同學都是聾啞的,我個人覺得他們很聰明的。
唐英:是的,聾人只是聽力有障礙,并不是腦子有障礙。聰明的聾人到處都是。
網友:今年春節“千手觀音”聾人舞蹈轟動了全國大地。這一年里,你們聾協領導借東風做了哪些實事,努力加快改變社會一些偏見?
唐英:主要是宣傳普及手語,2005年可以說是手語年,比如很多大學因此紛紛成立手語協會。
主持人:我們已經辦了五期手語培訓,但效果并不明顯,主要原因是人員不固定。還有就是學完沒有進行交流,所以很快會忘記,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讓大家記的清楚些?
唐英:充分利用錄像方式,錄下別人和自己的手語,也是一個辦法。
主持人:您認為各行業的人有沒有必要學習手語?
唐英:手語本身是一種優美有益的語言,學習手語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不一定是為了聾人朋友才學手語。
主持人:是的,我感覺現在社會上應該把它當做一種語言學來推廣,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手語,學習手語,像推廣英語一樣,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了。
網友:我提議,如果中國聾協有能力可考慮出版手語刊物,定期向各地聾協手語研究會發行,也歡迎讀者提供稿件。
唐英:是的,我們正在爭取建立中國手語研究會。
網友:聽說你想建立一個聾人圖書資料庫,現在進展如何?
唐英:我目前還在收集目錄的階段,收集書刊資料需要大量資金,還有場地等問題,還需要等待適合機會。
主持人:“十一五”規劃中,中國聾協有什么重要的新舉措來推進聾人事業的發展,請給聾友們先透露一點可以嗎?
唐英:“十一五”規劃我還沒有拿到,可能明年年初的中殘聯主席團會議上能拿到,到時候再告訴大家。
網友:唐主席,<<深圳殘疾人扶助辦法>>終于出臺,明年春節,深圳聾人可辦卡免費乘坐公車和地鐵。
唐英:深圳是個好地方,恭喜深圳聾人朋友,也希望其他地方的聾人朋友能早點享受到。
網友:能介紹一下你一天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嗎?
唐英:不加班也不做聾協工作的一天是這樣的:早上六點半起床買菜弄早點,七點半送孩子去幼兒園,八點半到達單位上班,晚上六點多下班回家做飯,然后看新聞和學習。
主持人:看來你的生活是非常充實和幸福的。
唐英:呵呵,有幸福也有辛苦,這幾天孩子病了,我正在一邊聊,一邊看著他呢。
主持人:那真是太感謝您了!我們的專訪也已經結近尾聲了。
唐英:不客氣,一個小時的交流時間很緊,但也很高興。謝謝大家對聾人事業的關心。我下去給孩子喂藥了,各位朋友有機會再交流。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我們的嘉賓唐英主席,也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是網絡讓我們彼此走近,是網絡讓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愿各位朋友生活的更幸福更快樂!再見!
[編者按]唐英,中國聾人協會主席、一個好爸爸,風風火火地來了,又風風火火地走了。讓我們祝福他,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順心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