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練員的保護下,康復治療師引導腦癱患兒在游戲中完成訓練動作
在教練員和志愿者們的保護下,康復治療師指導腦癱患兒在馬背上完成坐位平衡訓練動作
在教練員們的保護下,康復治療師引導腦癱患兒在行進中完成坐位平衡訓練動作
在以"助殘我先行"為主題的第十六次全國助殘日(2006年5月21日)即將到來之際,37位正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住院接受康復治療的來自國內外的殘疾兒童,在醫護人員和他們的父母的陪伴下,昨天(5月13日)歡天喜地地來到位于河北燕郊的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參加在這里舉辦的與馬匹親密接觸的互動活動。從這天開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與北京馬聯牧業有限公司攜手開展的《殘疾兒童馬術訓練》科研課題的研究正式拉開序幕。
馬術治療或稱治療性騎馬,簡單的說就是以馬作為一種治療工具,利用馬的規律性運動模式及人馬互動的活動,對患者的生理、心理、認知、行為障礙進行治療的過程。
馬術治療在國外已經有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科研成果證明:馬術治療從人的本性出發,可以開發患者的潛在的情感和功能,對通常合并姿勢、平衡、力量、協調性、感覺運動障礙的病人有著積極的治療作用。馬是人類最忠實、最長久的動物伙伴之一,人類和馬匹有與生俱來的親和性和默契感。患者與馬玩在一起,可以相互感知。患者騎在馬上漫步,可以感受馬匹節律性運動,完成治療師設計的治療動作,在人與馬的游戲,娛樂、運動的互動交流中,患者可以忘卻殘障和病痛,主動投入訓練中,不知不覺地完善各種功能,從容的達到康復的目的。
馬術治療在生理上能解放殘疾患者行動上的束縛,促進身體平衡、動作協調、增加肌肉力量及關節活動,改善姿勢的控制能力,動作的協調性,強化心肺功能。在心理方面,可幫助殘疾患者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律、自強的概念,提高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生活的樂趣。培養殘疾患者熱愛動物,善待生靈的健康心理。所以說,馬術治療不僅僅單純的提高運動功能,而且還會影響心理、社會、行為和交流功能,馬術治療是一種全方位的治療手段,
這種殘疾人的與馬的互動性的治療活動,會在一段時間里,產生不同于傳統康復訓練的顯著的治療效果。具有任何一種康復訓練無法比擬的綜合康復的優勢。目前已被各國康復醫療機構公認為是現代康復手段中有突破性、發展迅速的治療方法之一。美國在短短的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已建立了500多個專為殘疾人設立的馬術治療中心,有近26,000殘疾人接受了正規的治療性騎馬的康復訓練。
據介紹,參加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擬進行馬術治療的患兒,大部分屬于腦癱患兒。都要經過醫生對其身體功能的嚴格客觀評價,醫生再根據他們的病情,制訂出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計劃。
今天上午,來到訓練場地里的殘疾孩子們,在治療師或教練員的保護下愉快地為馬兒刷洗毛發,騎上了馬背。治療師耐心地指導幫助他們克服緊張情緒,放松肌肉,完成了規定的一系列康復訓練動作,同時,治療師也隨時觀察小騎手們和馬匹的相互反應,并防止他們落馬摔下來。西藏馬術隊的叔叔們也為小朋友們進行了精彩的馬術表演,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與北京馬聯牧業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殘疾兒童馬術訓練》科研課題將歷時一年,每名殘疾兒童每周前來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訓練一次,每次訓練時間為1 小時,8~12周為一個療程。醫生會定期為殘疾患兒的病情進行評價,根據他們的康復效果而不斷糾正訓練計劃。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主任吳衛紅女士指出: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國內外醫務工作者在應用各種醫療技術治療患者疾病和傷殘的同時,都在探討如何應用多種方式對患者的身心兩方面障礙進行綜合性全面的治療和康復。開展適合本國殘疾人特點的馬術治療活動應該是殘疾人醫療、體育、娛樂、教育及各種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最有機的結合。
吳衛紅主任告訴我們:國外在馬術治療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臨床成果,總結并歸納了一整套完善的治療管理體系,成為了大量的殘疾人在住院期間及出院之后的另一必不可少的康復手段。而在我國,除了香港、臺灣外,在內地還是空白。我們與北京馬聯牧業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殘疾兒童馬術訓練》的科研課題,就是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探索民族化的馬術治療方法和經營模式,發展中國的馬術治療,將其納入對殘疾患者正規的全面康復的模式和流程中去,使馬術治療真正成為是傳統康復醫療模式的有益補充和支持。
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位于京東燕郊經濟開發區。距北京國貿大廈僅25公里.總占地面積約200畝.投資總額3000余萬元人民幣。擁有亞洲首屈一指的萬平米室內馬館以及國際標準的會員會所、餐飲、住宿、娛樂設施、千米跑道、85間高規格馬房、來自世界各國的數十匹寶馬良駒、國家級的專業馬術教練、大面積的綠地、優雅高尚的環境。曾經承辦多次國內外高水平的專業馬術比賽。因此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定位為社會中上層成功人士一個健康而脫俗的個性化運動度假休閑之地。
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總經理、中國馬友聯盟網站創始人、《馬業》雜志發行總監張秭涵說: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多次組織國內重大的馬術活動,在馬場營銷管理和馬場馬術訓練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一個企業在關注自己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更不能忘記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我們一直將扶殘助殘當作自己應盡的義務,所以,我們愿意與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聯手共同開展《殘疾兒童馬術訓練》的科研課題,為需要訓練的殘疾兒童免費提供場地、馬匹和車輛,為公益事業作出我們的一份應盡的貢獻。
北京馬聯牧業有限公司所屬的北京馬聯馬術俱樂部北美傷健策騎協會注冊馬術教練員、美國馬術治療協會注冊馬術治療物理治療師萊森女士提供了無償的治療技術指導,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