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的時尚、小巧似乎已成為外出旅行者不可或缺的伴侶。然而,記者在成都很多景點發現,由于屏幕太小導致視物不清,操作復雜造成老年人難以掌握,體積小巧容易丟失等原因,許多老年消費者在數碼相機使用方面遭遇眾多難題,只好選擇傳統膠片機。 屏幕太小導致視物不清眾所周知,普通人在50歲左右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老花眼。而眼下的數碼相機屏幕尺寸最大的不過3英寸左右,近年來推出的普通機型也大多在2.5英寸左右,在屏幕上顯示的字體僅相當于普通的5號印刷體字大小。 在成都三圣鄉旅游景點,樂山來蓉游客侯先生正拿著一臺傳統膠片機拍攝風光,“我們也想用數碼的機器,那多好呀,隨時拍隨時就可以看拍得怎么樣,聽說用存儲卡一次能存好幾千張!但我們用不了,上面的字看不清,非得戴上老花鏡才能看。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方便,就從家里找出臺老機器用唄。” 調查還發現,許多老年消費者在取景時,除了選擇LCD屏幕外,還喜歡選擇光學取景器,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數碼相機中,還很難找到具有可調曲光設置光學取景器的產品。 操作復雜不敢輕試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許多老年消費者對于數碼相機的顧慮還有一條,那就是操作過于復雜。確實,目前市場流行的各種數碼相機功能都相對復雜,因此也就有著各種不同的設置,需要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 “那里面的菜單太復雜了,有閃光燈、防紅眼、拍攝模式、拍攝場景設置什么的,那天我聽我女兒一介紹就懵了,太復雜了。有一次我出去玩的時候,就搞不懂這些,也不知道怎么碰的,就把什么拍模式給搞亂了,拍回來一看,拍的都不是照片,而是跟錄像一樣的,一段一段的,害得我被女兒笑話了好幾天。”說起數碼相機操作的復雜性,成都市的吳女士有些不自然。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超過半數的老年消費者都對數碼相機的操作有些發怵,主要是功能過于復雜,而且容易因操作不慎出現使用障礙。 體積小巧容易丟失對于老年消費者而言,目前市場上小巧玲瓏的數碼相機重量確實輕。但是,由此帶來的問題也特別突出。 “機身太小,外殼又光滑,而且老年人忘心也大,太容易丟了。我去年去重慶旅游就把相機給丟了,兒子剛給買的,4000多元,心疼啊。”說起數碼相機,成都消費者李先生的話里帶著遺憾。 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消費級數碼相機越來越向小型化、時尚化方向發展,外殼越來越光亮,色彩也越來越多樣化。 “這是一個潮流,因為大部分DC廠商的主體目標消費群體還是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一族,目前他們是主要購買群。但老年消費者的問題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老年化的加快,外出旅游的消費者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對于數碼相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某著名DC品牌四川市場負責人對此頗有感觸,“很多情況下,企業看重的往往是購買人群,而容易忽視使用人群。對數碼相機來說,老年消費者可能不是購買的主要人群,但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重要的使用人群,必須引起重視。” |
(責任編輯:babyqu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