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7 來源:沈陽晚報
[圖]殘疾人求職難,那是真難。5月16日,在第十六個全國助殘日將臨之際,沈陽舉行了一場大型殘疾人就業洽談會,1000多名進場殘疾人真正洽談成功的卻為數不多。一些高學歷的殘疾人,找工作反而還難了。
學歷高找工作也難
鄧語今年24歲,本科學歷,當天是在父親的陪同下來找工作的。可爺兒倆轉了一上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樣的求職經歷有過很多次了。
鄧爸爸告訴記者,兒子有聽力障礙,雖然具有高學歷和工作能力,但卻成了求職路上的“阻礙”。因為目前有些用人單位為殘疾人提供的就業崗位,多有局限性,大多是一些臨時工、勤雜工等簡單的體力勞動崗位。如此一來,一些高學歷高素質的殘疾人最后只能“高不成低不就”。當天來找工作的20多名和鄧語一樣的殘疾大學畢業生,也有著同樣的困惑。
殘聯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人對殘疾人群體缺少了解,他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企業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心太高”找工作不容易
[圖]
18歲的小孫(化名)第一次在家人的陪同下出來找工作,由于智力障礙,小孫只念過幾年書就一直待在家里。小孫說,他最大的愛好是修汽車,但目前他對這方面的技能還一點沒掌握。除此之外,他還想找個工資待遇高、相對輕閑一些的工作,但緣于身無長處,在當天的就業洽談會上,小孫并無所獲。
殘聯工作人員說,目前,全市有15萬殘疾人具有勞動能力,但其中很多人缺乏一技之長,再加上身體條件、先天不足造成心理影響等原因使他們無法勝任工作崗位。他建議殘疾人求職應首先擺正心態,學會一技之長,根據自身能力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工作沒保障,缺少“安全感”
長春大學特教學院畢業的劉春陽和盧劍峰,當天帶來了30多張個人的平面設計作品來找工作。劉春陽告訴記者,畢業沒多久,他們已經在多家傳媒做過平面設計。頻頻跳槽的原因是很多單位試用期過長,或待遇不高,沒有起碼的保障。他們此次來招聘,就是希望找一份比較有保障、信譽度高的工作單位,讓他們有安全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穩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是殘疾人最需要的。
市殘聯宋振虹副理事長說,目前殘聯等有關部門都很關注殘疾人就業問題。要求用工雙方簽訂3年以上合同,為殘疾人交兩險一金。殘聯也通過招聘會、開通殘疾人就業信息網( h ttp://w w w .c d p j.c n /)等方式,積極為殘疾人尋找正規的就業途徑,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