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孤獨癥兒童尖叫和發脾氣的建議
2006-05-24
孤獨癥幼兒常常發脾氣,因為他沒有言語可用來要求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可能他們尖叫是為了得到糖果、糕點或者冰淇淋,或者在當時使他感興趣的古怪東西,或者是因為生活常規受到了干擾。出于人的天性,家長們處理這種情況的辦法,往往是給孩子某樣東西去安撫孩子使他安靜下來,因為他們從痛苦的經歷中知道,這種尖叫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不幸的是,那個孩子也是出于天性,不久就“認識到”,要想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最迅速的途徑就是大聲喊叫、跺腳、踢東西——簡而言之,大發脾氣。雖然他不能用語言來理解,但通過他自己和他父母的行動,他就學會了。
防止而不是鼓勵發脾氣的辦法在于,當他真的表現了這種行為時,務必不要給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做需要勇氣和決心,因為這一方針不僅要在家里,而且要當眾付諸實踐。要是孩子在街上或者商店里發脾氣,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盡快把他從現場拖走。
在家里,一旦他尖叫,應當不予理睬。可以把他放到另一間房間中去,離開其他家人,當然只有當他一個人呆著不會有危害和損壞時,才可能這樣做。一旦不發脾氣了,要立即給他很多的關心和表揚,以及某種的獎勵。例如和他做一些游戲,聽喜愛的唱片,拿一樣喜愛的東西,或者吃點小食品,或者喝點飲料等。
面臨日常孩子大發脾氣的大多數家長,在絕望中試圖用拍打孩子的辦法來阻止尖叫。這種做法頭幾次可能有嚇唬的效果,但如果經常重復這樣做,孩子就不再理睬而繼續尖叫。較好的做法是把這種反應的辦法放到偶爾的、必須立即采取措施的緊急情況下使用。這種對尖叫不予理睬,當他安靜下來才給予獎勵的辦法,需要時間才能起作用(還需要鋼鐵般的神經,加上聾子一樣的耳朵),但這是最終最成功的辦法。這兩個組成部分都是必要的。不予理睬而最終不給予獎勵是沒用的,反之亦然。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