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2 來源:膠東在線
“俺媽經常和我說孫圓娜這么照顧你,你不要把人家忘了,如果沒有孫圓娜你也不能有今天。”
說這話的是萊陽市譚格莊鎮中心中學初三(3)班的學生張芹,她出生時就患有重度“小兒麻痹癥”,下肢沒有任何知覺。由于身體殘疾和家庭貧困她曾一度面臨輟學,可是現在,她在班里不僅成績優秀,而且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可以說,她是不幸的幸運者,因為,8年來,在她的成長道路上,每一步都離不了一位好同學——孫園娜。
1998年,孫園娜8歲,她見昔日的小伙伴因為不能上學天天趴在窗前流淚,就主動要求背張芹上學。(俺兩個上學以后才認識的,俺兩家隔得挺遠的,沒念書之前我們不認識,上學之后才認識的。)雖然非親非故,但是從那天起,孫園娜就再也沒離開過張芹。
從張芹家到學校有五里山路,自從孫園娜承擔起了背張芹上學的任務,每天就得提前一個小時出發,先到張芹家,然后再一步步背著她向學校走去。一晃八年,算下來孫園娜背著張芹走了近3000里的山路,風雨無阻。說起為什么八年如一日,不求任何回報幫助張芹,孫園娜羞澀得說:“我覺得張芹挺可憐的,需要一個人來幫助。如果我是她,沒人照顧我的話心里一定會非常非常難受。”
8年來,孫圓娜一直和張芹是同桌,除了上下學,孫圓娜還要背著張芹去廁所,課間還把她背到操場上,和她一起邊曬太陽邊看同學玩。張芹覺得她所有的快樂都是孫圓娜給的:“如果沒有她我肯定現在也不能上學,也不能交朋友,在家孤零零的什么也不知道。”在孫圓娜的影響下,班里的其他同學也主動加入到幫助張芹的隊伍中來,班主任遲桂軍:“不用我說某某同學你去幫助一下張芹,不用我說,同學們都很自覺,現在班級就形成了互幫互助這么一種風氣。”
采訪中孫圓娜一直低著頭不大說話,但是最后,這個16歲的少女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就是和張芹一起考同一所高中,考同一所大學。我覺得這樣我又能照顧她了,俺倆又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