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網(wǎng)-華商報 | ||
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有家長和老師的心血 本報記者陳團結(jié)攝他們坐在志愿者懷中,目光飄移著,并沒有注意看中間為他們組織游戲活動的老師,對老師的游戲提示沒有反應,自顧自地玩玩具或東張西望;他們是一群孩子,年齡從3歲到17歲不等,他們長得也白白凈凈,有著漂亮的大眼睛和長睫毛,然而他們卻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去普通的學校上課、學習,與同伴們一起嬉戲;他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多數(shù)是自閉癥,還有個別是智力發(fā)展緩慢或“苯丙酮”尿癥。 特殊孩子世界只有自己 昨日上午,記者在“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活動室見到了他們。他們在志愿者的帶領(lǐng)下獨自玩著各自喜歡的玩具,只有一個小男孩站在活動場地中心,對著剛剛進門的記者笑個不停,一會捂起自己的嘴,一會又將手背起來扭著身子。但是當記者笑著向他招手,向他走過去時,他卻不理不睬,問他什么話也不回答,不點頭也不搖頭,一轉(zhuǎn)眼又跑去玩滑梯了。 5歲的樂樂(化名)在老師眼里是個聰明的孩子,他認字很快,學得也快,但不太說話,也不愛表現(xiàn)。在老師組織“丟手絹”的游戲中,樂樂對小伙伴丟過來的玩具(他們以玩具代替手絹)要么壓根不去拿,要么就干脆自己拿在手里玩,即使志愿者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應該起來,再把玩具丟給別的小伙伴,他也提不起興趣。最終,當他因為沒有追趕上丟玩具的小伙伴而被要求表演節(jié)目時,他站在中間,對大家的鼓掌沒有任何表情,說:“唱歌,《你是我的玫瑰花》。” 清澈的童音在活動室響起,但聽歌的孩子們卻不安靜,他們不知道這是集體活動,仍然在玩著自己的玩具,有的干脆直接躺在地上,睜著眼睛,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么。 特殊家長孩子是世界全部 7歲的揚揚(化名)一直無精打采的,在父親的鼓勵下,他也站在場地中間為大家唱了首歌,但聲音很小,唱完后,他看著父親,父親笑著給他鼓掌,并對他豎起大拇指以示鼓勵。 揚揚的父母親是來該中心參加臺灣特教專家馬家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講座的,揚揚母親在樓上聽課,不放心兒子的父親就下樓到活動室來看,及時鼓勵兒子。揚揚父親說,兒子喜歡騎車、滑冰,學的時候興趣挺高,就是有些自閉,缺乏信心。因為孩子沒有在學校接受教育,平時他們工作之余全部的內(nèi)容,就是和孩子在一起,想方設(shè)法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培養(yǎng)他的興趣,使他有機會多參加活動,多與其他孩子在一起玩。這段時間,他還打算帶著兒子去學習游泳和鋼琴呢。 看見兒子往軟梯跟前走,但摸著繩索猶豫不決,父親馬上喊:“兒子,往上爬,沒事!”看著兒子一下一下向上爬,父親滿眼笑意,欣慰,卻又無比沉重。 其實,幾乎所有這類孩子的家長都和揚揚父母親一樣,把全部的心思都給了孩子。自閉、智障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沒法擁有現(xiàn)實的世界,而他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為了孩子,父母放棄了世界,他們的世界只有孩子。 特殊家庭需要社會關(guān)愛 “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是兩位母親,兩位有自閉癥及智障孩子的母親。為提高和改善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狀況,緩解家庭壓力,她們自籌資金,自發(fā)組織起家長互助聯(lián)誼會,正式設(shè)立是在2001年元月,為更多的自閉癥及智障人士和家長提供康復、教育信息,提供圖書、音像資料、玩教具以及舉辦各種溝通交流活動。 該中心的張立芳老師告訴記者,目前西安市大約有63000名自閉癥、智障等特殊孩子,他們參與不到正常的社會活動中去,在一些地方可能會受到異樣的目光,這對孩子的發(fā)展十分不利。家長在知道孩子存在的問題后,應及時得到正確指導,面對現(xiàn)實,讓社會盡快接納孩子,千萬不能耽擱孩子。 在這個中心里,還有一些年輕的志愿者,25歲的小石就是其中的一位。小石說,她是一名醫(yī)務(wù)工作者,年初她看見網(wǎng)上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就報名參加了,近幾個月以來一直在周末參加各類義務(wù)活動。她認為,整個社會都應關(guān)愛這些孩子,理解這些家長,盡力去幫助他們,而不要讓他們感到無助。本報記者田永麗實習記者解晨紅 相關(guān)鏈接 兒童自閉癥的預防 自閉癥即人為地自我封閉于一個相對固定與狹小的環(huán)境中,由于隔絕了與人的交往而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的癥候群。這種癥狀在少年人群里更易發(fā)生。常見的表現(xiàn)是:孤僻、膽怯、自私、任性,不幫助別人,也不讓別人幫助。忽而自傲,忽而自卑。有的孩子可能學習成績不錯,顯示智商頗高,但情商可能偏低,不僅交往能力不足,而且不會妥善處事。造成這種病癥的原因可能是長久關(guān)閉在與爹媽獨居的小天地里,沒有同小朋友玩耍的環(huán)境,所以不容易交得知心朋友,從而導致性格的變異。 預防兒童自閉癥的發(fā)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別把孩子過分封閉于一味學習的小圈內(nèi)。城市居住的現(xiàn)代化使許多人搬進了高樓,而一戶一門的高樓容易給孩子造成封閉的環(huán)境。因此,應允許或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之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誼。 2.注重情商的培育,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孩子僅僅是學習成績優(yōu)良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并讓別人接受自己,這也是愛的基本涵義。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時,要教導孩子形成好的性情和情感。 3.盡量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戲、做作業(yè);學校、班級統(tǒng)一組織的文體活動;祝賀同學生日等等。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4.為孩子的交友創(chuàng)造條件,不僅應允許孩子走下高樓、走出家門,也應允許孩子把小朋友請進家門。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機會。 5.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辦,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嘗嘗苦頭。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