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文匯報 |
![]() ![]() 劉洪正在用箍在頭上的“腦門按鍵器”敲擊電腦鍵盤輸入文字。 ![]() ![]() 劉洪在與社區殘疾人聯絡員、義工李瑾交流。均新華社 發 自出生之日起,他的命運似乎就注定是個悲劇——腦癱:頭部歪斜,四肢痙攣,口齒不清,連吃喝都不能自理。然而,這個名叫劉洪的重度殘疾青年,卻寫小說、出詩集、上大學、辦網站、搞發明,不斷創造著奇跡。 因為他對生命有個承諾。 媽媽是他的腳 1980年,剛出生的劉洪沒有呼吸,被大夫用人工呼吸救活。兩歲時,劉洪仍不能坐、立,父母帶他到北京就診,才知兒子得了腦癱。 心急如焚的父母四處求醫,沒多久便債臺高筑。1983年,他們低價賣掉房子和家中幾乎所有物件還了債,租住在一間僅2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用剩下的錢繼續為兒子治病。 劉洪發音困難,媽媽一字一句反復教他;他手不能動,媽媽一杯杯、一勺勺將食物和水緩緩送入他口中。媽媽是他的腳。每每想起9歲那年冬天媽媽帶他看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經歷,劉洪都淚流滿面:“那是個寒冷的冬夜,媽媽推著連人帶車足有200多斤的輪椅,在滿是冰茬的路上摔了好幾跤。她一手摟著我的頭,一手使勁推動車輪,一步一步地挪得好辛苦……” 到了求學的年齡,學校不接收連自己的四肢都不能支配的劉洪。母親就每天推著他到學校門口,隔著緊鎖的大門看同齡孩子們上課、嬉戲。 看到輪椅中的小劉洪在校門口欲走還留的“偷窺”,外公心疼不已,便拿著《參考消息》教他識字。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后,求學若渴的劉洪渾然忘卻陣陣痙攣,用嘴唇一頁頁地翻書。 14歲時,劉洪請來訪的親友幫忙記錄,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他的處女作《誰言寸草心》。 曾經三度輕生 記者見到的劉洪,說話時夾雜著抽搐,臉上卻始終掛著明朗的笑容。 然而有著陽光般性格的他,卻曾經三度輕生! 13歲那年,一些人鄙夷的眼神和侮辱的言語令小劉洪難以承受。偶爾出門,就有人指指點點:“這種人累人累己,還活著干什么!”有的親戚和鄰居看到他費勁讀書就說:“你吃點喝點就行了,瞎折騰就是給人添亂!”一次,他責怪弟弟不好好學習,不懂事的弟弟卻反說他拖累父母。他頓時感覺生命失去意義,便拿起爺爺治心臟病的多種藥物,悉數吞下。所幸父母發現及時,把他救了過來。 但陷于意志低谷的劉洪,在15歲時再次喝光了母親從醫院拿回的多半瓶酒精,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后因酒精量不大而脫險。 真正讓劉洪命懸一線的事發生在16歲那年。疼愛他的外公在這年病逝,使他本就陰郁的心情雪上加霜。他不與任何人說話,整日癡癡地看著天花板發呆。8月的一天,他吞下了桌上所有能看到的藥片。待母親發現時,他已口吐白沫,暈倒在地。 “外公騙了我。他說人生越來越美好,我卻覺得越來越灰暗。沒有人愿意和我打交道,他們覺得我是個外表像猩猩,說話像鸚鵡的人。”經過一番洗胃才蘇醒過來的劉洪,絕望地對母親說。 媽媽的眼淚泡軟了劉洪必死的決心,平時閱讀的大量書籍此刻成了他生命的又一源泉。 “每個人,當他有生命之時,都要對命運作個承諾。即便不能輝煌燦爛,也不能黯然離世!”從死亡邊緣掙脫過來的劉洪對生命作出了一個莊重的承諾。 用頭敲出奇跡 給生命一個承諾,生命就會還你一個奇跡。有了這個承諾,劉洪的人生道路開始了大轉折。 幫助劉洪實現這個大轉折的,還有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愛。 就在第三次輕生被救一個月后,劉洪在電視上看到一對殘疾兄妹頑強拼搏的事跡:哥哥宋衛軍和妹妹宋衛榮都從小患進行性肌肉萎縮癥,醫生說得此病者活不過20歲,但兄妹二人不但自修了大學,還創辦了一家公司,幾年就發展至百萬身家。 劉洪精神為之一振,便輾轉與他們取得聯系。這對兄妹得知劉洪的狀況,每兩三天就與他通一次信。兄妹倆的鼓勵讓劉洪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生命的價值。 他找來弟弟的舊課本自學中學課程;白天學習,晚上則拿出父母給他的零用錢,到附近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采購些兒童用具和玩具,掛在輪椅靠背上,用他曾認為是“鸚鵡”的口音大聲叫賣。當有小朋友不解地問他時,他風趣地稱自己坐的是“圣誕老人的車”。他掙了225元錢,隨即向當時發生洪災的地區捐贈了30元。 為能獨立學習,劉洪請求父母買了臺電腦學習機。他用僅能勉強自控的右手無名指使勁敲按鍵。一年半后,他一小時仍只能打出80個字,卻累得大汗淋漓,抽搐不止。 聰明的劉洪在一次看病時受醫生聽診器啟發,請表哥幫自己打造了個“按鍵器”——一個安有約一尺長粗針的頭箍。他頭戴頭箍,靠點頭發力敲擊鍵盤。為自如地控制頭部方向,他自行設計程序,固定了5個快捷鍵。2003年,一家電腦學校得知劉洪“用頭打字”的事跡,贈送他一臺電腦。“如虎添翼”的劉洪,現在每分鐘能打30個字了。 劉洪身殘志堅的故事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將關愛的目光投向了他。山西大學文學社的學生們得知他愛好文學,紛紛來家為他輔導功課,與他暢談人生。 在如潮的關愛中,劉洪對生命的熱情空前燃燒起來。2005年底,他在一個月內寫完了4.5萬字的小說《愈愛愈愛》初稿。今年,他參加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拿到了硬地滾球項目的銅牌。 每天起床喊“加油” 劉洪的生命之輪飛速運轉。每天早晨7點起床,他都對自己大聲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加油!”晚上,他忍著間歇性的四肢抽搐,在電腦前學習、寫作到很晚。 2003年,劉洪3萬多字的作品集《白開水加檸檬》出版了。他的大學夢,也逐漸明晰起來。 他每天都到離家兩公里以外的家教中心去上英語課。每次,他只讓媽媽將自己推出土坡,更長一段車水馬龍的公路,則堅持自己倒轉輪椅,頭扭向行進方向,用稍能活動的左腳用力撐著“倒行”。2004年,從未進過校門的劉洪,以山西省成人高考第三名的成績被山西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計算機系錄取。 記者采訪時,劉洪正忙著期末考試。盡管學校安排他的考試在家中進行,無人監考,他卻絲毫不放松自己。他讓媽媽把書本收起來:“別人不要求我,我可要嚴格對待自己,我要忠實于自己對生命的承諾。” 今年初,他在網上開設了博客。為了解決對殘疾人護理的難題,他從1998年開始研制“多功能護理康復床”,現在已完成第六次修改,正準備提出專利申請。新華社記者劉云伶(據新華社太原7月23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