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眾看了他們的演出后,在網上發帖子說,廣青合團的團員身殘志不殘,不僅帶來了美妙的歌聲,更帶來了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
臺北廣青合唱團已經有26年的歷史,參加這次合唱比賽的36名團員年齡都在30至40歲之間,其中有16位是殘障人士,大部分是由小兒麻痹癥造成的。殘障人士與正常人一樣參加合唱比賽,要克服很多困難,但是他們一點不示弱,團員們說,“沒有翅膀也一樣飛翔”。
合唱團團長李偉陽說,廣青參加世界合唱比賽,主要是挑戰和磨煉自己,并通過參與比賽與世界上高水準的合唱團隊交流。同時,他們也很想到大陸來,增進兩岸之間的友誼。
廣青合唱團是一個業余合唱團體,經費靠社會募捐籌集。合唱團所有團員沒有一個是學音樂的,但他們曾經到世界各地演出,也參加過一些國際大賽,還獲得過金獎。這次是他們第一次參加世界合唱比賽,為此他們精心準備了8首歌,其中有臺灣民謠《原住民》和閩南歌曲《紅龜糕》。
廣青合唱團每年有固定的公開演出,還經常去養老院、孤兒院舉行公益演出,此外還同一些專業團體進行交流。這次世界合唱比賽結束后,他們將前往上海,與上海殘疾人聯合會一起為殘障弱勢群體舉辦一次公益演出。
團長李偉陽已經有20年的團齡了。他說,大陸的“千手觀音”在臺灣很轟動,反響非常好,希望兩岸殘障人士能夠多交流,不要成為被遺忘的人。
李偉陽還說,兩岸不能直接通航太不方便了,他們這次是先從臺北到香港,再轉機到廈門,直航只需1個多小時的路程,他們卻用了6個多小時。他們盼望兩岸能早日實現直航,那樣殘障人士往來海峽兩岸就不用像現在這樣辛苦了。
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