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貴州都市報 | ||
厄運降臨幸福之家 天柱縣邦洞鎮觀州村楊振友夫婦有個幸福的家,丈夫楊振友買了個面包車跑客運,妻子楊小銀在家帶他們的女兒楊慧,加上兩位老人,祖孫三代,生活過得有滋有味。2002年5月9日凌晨3時許,楊振友夫婦駕車回家,途經猴子坳時,他感覺到左前輪處于懸空狀態,接著車身出現傾斜。“不好,要翻車了,”楊振友意識到危險即將發生,于是飛起一腳踢向副駕駛座上的妻子,楊小銀“飛”出了車外,僅受一點輕傷。 而隨車翻滾的楊振友則跌下100多米的斜坡。 農婦演繹滴血親情 楊振友醒來已是三天后的事情。經診斷,楊振友胸脊10至11粉碎性骨折,如果沒有奇跡發生,楊振友以后將在床上或輪椅上度過余生。聽到這個消息,年僅25歲的楊小銀到處借錢給丈夫治病,并從貴醫請來一位教授給楊振友動手術。一個多月后,楊振友家里再也無法支付高昂的住院費用,被迫出院。 為了方便治療,楊小銀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8平方米的房子,當起了“家庭醫生”,她到醫院購買了一些藥品和打針器械,一邊學習和摸索,一邊試著給楊振友治療。剛開始,楊小銀總是扎不中血管,看著丈夫痛苦的樣子,她背著丈夫,將自己手上和腳上的血管當“靶子”。 由于長期臥床缺乏運動和使用消炎藥,楊振友長期大便干燥無法排出。楊小銀告訴記者,四年來,她每隔一天摳一次,現在已習以為常了?!?BR> “老婆是上天派來的幸福使者” 楊振友同母異父的姐姐龍秀娟早年在凱里火車站油庫附近民宅內辦了個鴿場。2004年,她看著楊振友夫婦太困難了,把鴿場無償送給了他們,還贈送了100對鴿子。楊小銀帶著丈夫、女兒住進了這鴿場。楊小銀從早到晚,每天除了給丈夫按摩,送女兒上學,還要喂養鴿子,經常忙到凌晨才能睡覺。 為了照顧丈夫,4年多來,楊小銀舍不得給自己添一件衣服,身上穿的都是人家了解他們的困境后送的,有的還是在路上撿來的。因長期勞累,楊小銀腰經常疼痛,晚上只能側著睡。在楊振友勸說下,她去了一趟醫院,但聽說要80元的檢查費,她簡單向醫生咨詢了一下就回來了。 但對丈夫楊小銀卻很慷慨,楊振友想學電腦打字,她二話沒說買來了學習機;想學電視維修,她走路上街去買電視零部件;現在,楊振友使用五筆輸入法每分鐘能打40多個字,同時學到了不少維修技術。 妻子的辛勞,楊振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曾經多少次,他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還在住院期間,楊振友望著天花板上的電線,想通過觸電的方式尋求解脫,可失去知覺的雙腿始終無法站起來。之后,楊振友又想通過囤積安眠藥來了卻心愿。他以晚上睡不著為由,托人幫他買安眠藥,但也被妻子發現了。 一次,楊振友發現妻子出去喂鴿子遲遲不歸,楊振友推著輪椅到處尋找,最后在鴿場的一個角落里找到了楊小銀。原來,楊小銀勞累過度,暈倒了。望著憔悴不堪、臉上還有淚痕的妻子,楊振友放聲大哭。 “楊小銀是上天送給我的幸福使者”。楊振友驕傲地說。 記者問楊小銀想過離開沒有?她的眼睛一下子紅了,“我們感情很好,如果我走了,楊振友和女兒以后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我無法割舍對他們的愛。” “治好丈夫是我最大的心愿” 楊小銀的女兒楊慧今年5歲,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而且成績特別好。媽媽忙不過來時,她經常替楊小銀給楊振友按摩。楊慧喜歡畫畫,一次,楊慧想去學畫畫,要交30元學費,但楊小銀拿不出這筆錢。從鴿場到幼兒園有30分鐘的路程,懂事的楊慧每天放學回家,沿路拾撿礦泉水瓶賣,等攢夠了錢,她叫媽媽幫她報名學畫畫。記者看到,楊小銀從床腳掏出女兒拾撿的一堆礦泉水瓶時,眼里閃動著淚花。 最近,楊小銀打聽到北京有家醫院能治楊振友的病,但費用要10多萬。“如果有人需要器官,只要能治愈丈夫的病,我什么器官都愿意捐?!睏钚°y說。 作者:羅應滔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