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坐輪椅 鍾婉萍讀書倍努力
鍾婉萍由出世起,便身患脊柱裂,背部生出的肉瘤,壓著神經以致下半身功能受損,從小就要以輪椅代步,因長期坐下,令盤骨容易脫臼、腳部肌肉繃緊,近來腰部更開始彎曲,令她容易感到不適,連上學也有困難。她每天上、下學都要預定復康巴士,不能因為補課而延遲離開學校。不時的覆診,更令她損失很多上課時間。她直言「自己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由于報考了八個科目,溫習令她倍感疲累,縱使要承受身體及精神上的壓力,但她仍堅定地表示不會因此而哭泣,因為哭泣消極并無益,既無法平伏情緒,亦無助溫習。幸好她有一班親密的「戰友」互相鼓勵,得以紓減心理上的壓力。
她坦言學習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既然「身體不及他人靈活,便要在學習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故她非常盡力地應付會考,更揚言「希望會考分數有20字頭」。身體上的殘障更成為她的推動力,婉萍去年獲得第八屆香港杰出學生選舉優異獎,而她亦與傷殘奧運選手蘇樺偉一樣,加入了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接受輪椅劍擊訓練,目標是代表香港參賽,更立志成為室內設計師,希望以成就報答家人。她鼓勵會考生積極發展自己的才能。
手不協調 黃樂勤冀做心理學家
另一會考生黃樂勤則因腦麻痹,令手部不協調、說話時含混不清。由于經常手震,上課時抄筆記不夠快,而會考也需要申請延長時間才能完成試卷。縱使思想條理富邏輯,樂勤亦因口齒不清而不能應考英文科口試。當問及會否覺得上天對他不公平時,他笑言自己性格較沖動,「幸好病了,不用淪落到說粗口,加入黑社會,所以沒有因弱能而覺得不好彩或低人一級」,反而令他堅持努力讀書。
即使樂勤深明讀書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但亦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讀書,而是親情及友情。他鼓勵會考生積極找尋自己的興趣,只要「自強不息,必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為了幫助學校及殘疾人士,他希望將來當心理學家,以自身的經驗及感受貢獻社會。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