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瀟湘晨報】
父親只手撐起女兒大學夢
楊湘云的父親安靜地站在女兒身后,襯衫右邊空落落的袖子表明,他是一個殘疾人。昨日,在王老吉“學子情,愛心助學”資助儀式上,湘云告訴我們,今年她以612分的成績考入河海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讓一家人在歡喜之余,不得不考慮到現實的困苦。她家住在通道侗族自治縣涼江村。涼江村是省級特困村,而她家更是這個特困村中的特困戶,正是殘疾的父親只手讓女兒的大學夢一步步接近現實。
靠自己改變現狀
從湘云記事的時候起,家里的生活就困難。“我們家與別人家不能比,只有每逢過年的時候,才會買點豬肉招待客人,而自己是舍不得吃的。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心疼我與哥哥,就會把省下來的很小一碗肉給我們吃,他們自己是不吃的。”湘云看著父親露出微笑。
讀高三時,父親堅持要湘云每餐吃肉,可她不舍得,因為肉要一塊錢一份。每餐她仍然吃蘿卜、白菜。直到高三最后一個月,學習量太大,身體實在是吃不消,她才隔幾天吃一次肉。
“日子這么苦,你有沒有覺得上天不公平?”“不會,夏天與爸爸在屋里乘涼的時候,爸爸經常開導我‘人都有貧富,要靠自己改變現狀。’”
想當同聲翻譯
她的父親在下河撈魚時,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把右臂砸斷。母親為了讓她讀書,早幾年去海南的漁船上為人燒飯洗衣服賺點錢,每到開學的時候,就會寄點錢給湘云當學費,然而這畢竟只是杯水車薪。母親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一次,呆上幾天。湘云說:“爸爸很早就患有腎結石,因為沒有錢一直不肯去醫治。直到今年5月份,實在疼得沒辦法,才借了1000塊錢去縣醫院動手術。為了不影響我高考,他一直沒有告訴我。爸爸雖然只有一只手,但是為了能撐起這個家,他每天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種田,或者慢慢劈點柴。”說到這兒,湘云的眼眶紅了。
湘云高中的學費一年就要1200多塊錢,從小學到高中,她的學費一直是向親戚朋友們借。至今已經欠債2萬余元。為了不讓關心自己的人失望,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一直學習到晚自習下課。深夜就到學校廁所的燈下看書。家里的條件雖然很苦,但湘云從沒有想過要放棄學業。“爸爸媽媽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所以,再苦再難我都不敢說放棄。”看著父母的艱辛,看著父親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為她受累,懂事的湘云經常心疼得躲起來哭。
她最大的夢想是做外企的同聲翻譯。未來的大學生活,她會努力地讀書,爭取獲得獎學金來解決自己的學費問題。她還說,如果自己以后成功了。她會幫助跟她一樣的貧困生,回報社會。因為他們跟她有著相同的經歷。
實習生 劉珂怡 本報記者 李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