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苦:媽媽是精神病患者,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親,從小就居無定所
她的累:靠撿垃圾養(yǎng)家,汗水把衣服浸濕,陽光又一遍遍地把衣服曬干
她的愛:“只要媽媽活著,我就不能不管她,她再‘瘋’也是我媽呀”
她的愿:“媽媽病好了,就可以照顧自己了,我就能上學了,我們的好日子就來了……”
早上4點,采訪車外一個身影閃入記者的視線。
一個瘦小的女孩子把裝了小半袋東西的編織袋放在地上,走走停停,不時用黝黑的小手在地上撿啊撿啊。她滿懷希望地一會兒走到東邊,一會兒走到西邊,真像只在寒風中覓食的小鳥。記者停下車,跟她聊了起來。
她叫張金雪,今年14歲,母親于樹芳患間歇性精神病,發(fā)作時經常往外跑,有時還會打、罵人。母女倆相依為命,她靠拾荒維持家里的生活。
流浪
惟一能遮風擋雨的人去了
1992年1月17日,張金雪出生在遼寧省,她8個月大時,父親突然去世。她和媽媽投靠松原市長嶺縣太平川鎮(zhèn)龍鳳鄉(xiāng)的姥爺家,那時姥爺也寄居在親戚家。
金雪5歲那年,姥爺帶著金雪母女離開。祖孫3人流浪在外,全靠70歲的姥爺乞討過活。“流浪雖然苦,但姥爺能為我們遮風擋雨;而且,至少還有一個人可以依靠。”姥爺不幸去世后,金雪過早地體嘗了生活的艱辛。
幸福
有伙伴、能讀書,可惜只有兩年
金雪6歲那年,于樹芳病情有所好轉,母女二人輾轉到了通遼市開魯縣。當地農民劉玉璞收留了她們,還把金雪送進了小學。
“我喜歡學校,因為可以認識好多小朋友;我也喜歡看書,因為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故事、還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一二年級時,班上六十多個學生,金雪每次考試都在前十名。有伙伴、能讀書、不用做家務,在金雪的記憶中,這兩年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退學
病母拖累,她含淚離開學校
好景不長,張金雪三年級的時候,母親的病復發(fā)了。做飯、割草、拾柴火,繁重的家務活落在了11歲的金雪肩上。病中的母親頻繁地到學校找金雪,每次她只好帶著母親回家,時間一長,金雪的功課耽誤了。就在金雪即將讀完四年級時,母親說什么也不讓她再念下去了,懂事的金雪只好含淚退學。
病中的于樹芳最常出現的癥狀就是離家出走,退學后一年多,金雪幾乎每天一步不離地跟著母親。
養(yǎng)家
頂烈日撿廢品,想給母親治病
為了讓于樹芳的病盡快好起來,劉玉璞拿出幾百塊錢讓母女二人回老家養(yǎng)病。今年2月,無依無靠的于樹芳便帶著張金雪到長春市撿廢品。
在寬城區(qū)長青村做廢品生意的李長河見這對母女可憐,就讓她們到自己的廢品收購站干活,還給她們提供了住所。金雪每天不僅要給廢品收購站工作,還擠出時間出去撿些廢品賣,想多賺些錢,好給母親看病。
每天天剛亮,金雪就到街上垃圾箱里找塑料瓶子、廢報紙。“剛開始,那股味熏得我直惡心。”金雪強迫自己適應這樣的生活。在火辣辣的太陽下,汗水一遍遍地把衣服浸濕,陽光又一遍遍地把衣服曬干,有時,走幾里路才能撿到幾個飲料瓶子、幾塊紙殼。
金雪的胳膊、腿上傷痕累累,磕的、磨的傷疤隨處可見。“這些苦我都能抗住,我多撿一個飲料瓶子,媽媽治病的機會就多一分。”她說。
一次,媽媽把一鍋粥打翻在地,金雪半個腳面都燙出了大泡。看著灑在地上的粥和腳上的大泡,她委屈地哭了。這時,媽媽也好像清醒了,心疼地摸著金雪的腳一遍遍地問:“是媽給燙的嗎?”金雪望著媽媽急切的眼神,第一次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那天,她抱著媽媽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讀書
提到這兩個字,她哭了
寂靜的夜晚,金雪要等母親睡熟了,才拿出枕頭下的書讀上一陣。那些書是她從廢品堆里撿來的,也有好心人送她的。盡管很多字不認識,但她每天還是要讀一會兒,因為她學過的字太有限了,她不想忘掉一個字。
時間長了,金雪每天晚上都要讀書、寫日記。
提起讀書,金雪難過地哭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回到學校讀書。可只要媽媽的病不好,我就不可能實現這個愿望。”她告訴我們,就在記者采訪她的前兩天,媽媽又跑了。她找了整整一天一夜,也哭了一天一夜。
-愛與哀愁
如果有人收養(yǎng)你,你會離開母親嗎?
不會,我不會!
記者:當年你退學就是因為母親發(fā)病,有沒有因為這個怨恨她?
金雪:前幾年確實有,長大之后就想開了。媽在正常時,就算我生病了她都不讓我落一節(jié)課;發(fā)病后不讓我念書是想讓我陪她。
記者:如果有人愿意收養(yǎng)你、供你上學,你會離開母親嗎?
金雪:不會,我不會!我已經沒有爸爸了,如果再沒有媽媽是多么可怕呀!只要媽媽活著,我就不能不管她,她再“瘋”也是我媽呀。
記者:生活壓力這么重,有沒有覺得很苦?
金雪:有,我心里難受的時候就出去散步,溜達一會就好了。但是我就想掙點錢,給我媽治病。媽媽的病好了,她就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就能上學了,我們的好日子就來了。
-記者感言
她心中的“好日子”
結束采訪時,夜色已經降臨。在萬家燈火中,金雪的身影顯得格外渺小。看著漸漸消失在夜色中的金雪,記者的腦海不斷浮現出她洗衣服、做飯、肩上扛著臟兮兮的編織袋撿廢品的場景。
“我已經沒有了爸爸,如果再沒有了媽媽是多么可怕呀!”“媽媽的病好了,我就能上學了,我們的好日子就來了。”金雪的話一直在記者耳邊回響。在這個本應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小女孩心中,她想象的“好日子”是什么樣的?想到這,記者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