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發女孩,戴著墨鏡,手拿著望遠鏡看著遠處的黑板,觀察黑板前老師的口形,快速地記錄下來,看到細微處緩緩掏出了放大鏡……這不是拍電影———東亞經貿新聞說,這位患先天眼疾的女生叫劉銀萍,是吉林大學大三學生。靠著這種頑強的毅力,劉銀萍已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
她的世界只有深灰和淺灰
21歲的劉銀萍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2003級學生,來自于天山腳下一個貧困的牧民家庭。
劉家姐妹三人,生下來就患上了視神經類眼底病,左眼視力勉強達到0.1,右眼則僅能視物,看不清顏色。她的世界只有深灰和淺灰兩種顏色,光線稍強一點眼睛就幾乎什么也看不見了。眼球振顫使她所見之物無時無刻不在跳動,需要定一定神才能判斷出事物的動與靜……
高分考上吉大
真正感覺到自己和別人不同是從三年級開始的,那時候學校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比如歌唱比賽,因為怕自己眼睛不好影響了班級的隊形排列,劉銀萍從來不敢報名參加。
直到有一天學校舉行呼啦圈大賽,劉銀萍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我報名后就站在操場上等著老師來叫我,結果等了四五個小時,直到天黑我也沒等來。”
這件事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正常孩子的生活……
就憑著這樣一種毅力,劉銀萍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她以高出錄取線幾十分的成績被吉林大學錄取。
打工賺錢接濟父母
上了大學,劉銀萍不能像以前那樣在講臺邊上設“特座”了,“大教室的人很多,很吵,而且我的聽力也不是很好,這樣一來我的一堂課就白白浪費了。”
無奈之下,她只能找來了一個望遠鏡,配合著原有的放大鏡輪番使用,于是一個長發女孩手拿望遠鏡看著老師的場景就經常出現在課堂上……
大學三年,劉銀萍共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全校僅評三人的“中科院獎學金”,兩次獲得“吉林大學自強自立優秀大學生”等光榮稱號。
每天忙著學習的劉銀萍,在課余時間還當起了家教,一年下來她已經有了兩三千元的收入,劉銀萍說,其實助學貸款和獎學金就足夠支付她的學費和生活費,她打工賺來的錢主要是給家里寄去,分擔一些父母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