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 華商網-華商晨報 | ||
沈陽市渾南新區劉付村村民吳中存,帶著9歲的瘋兒,在這里住著。 這是因為“孩子腦子有毛病,見人就打,連我媽的牙都被打掉了三顆……” 瘋兒惹事 可憐弱父建“地窨子” 40歲的吳中存,身高只有一米五,體弱多病的他,被村民們叫做“強活”。 1997年,吳中存的兒子志國(化名)出生,“我沒啥文化,就希望兒子能有多多的知識!”吳中存對兒子給予厚望。 然而,兒子在6歲時被鑒定為“智力三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后,妻子提出離婚,兒子歸吳中存撫養。 “我想不管再苦再難,都得把兒子拉扯大,也許(兒子)大了病就好了……”吳中存始終對兒子充滿希望。砸警車、砍親奶、點煤氣……隨著兒子一天天地長大,病情也越發嚴重。 去年底,看著老母親被兒子打掉的門牙,在老父親的苦苦哀求下,吳中存在好心村民幫助下,用了三個月時間,在自家玉米地里挖了一個“地窨子”,與兒子搬了進去。 “我連蓋土房的錢都沒有,只能挖個‘地窨子’住,屋里的炕都是撿人家扔的破磚頭壘的……”吳中存說。 奶奶無奈 “孩子犯病時得用繩綁鐵柱上” “不是我心狠啊!”吳中存的母親告訴記者。 年近七旬的吳母,掰著自己的嘴唇,說道:“三顆門牙啊,全是那孩子(孫子)給打掉的啊!”而此時,孫子更是揮著小拳頭在奶奶面前比畫著。 “我根本管不了他,他見人就打,撿起磚頭就砸人啊!”吳母情緒激動地說。站在一旁的吳中存嘆著氣說:“這孩子也就怕怕我,別人誰說也不聽!” 正說著,兒子志國跑出了“地窨子”,吳中存馬上追在后面。村民們看見他們,紛紛護起自己的孩子。而志國撿起半塊磚頭,朝采訪車扔去,被父親吳中存及時制止。“我沒說瞎話吧,這孩子管不了啊!”吳母追出來說。 記者:“那也是您的孫子啊!”吳母:“不怕您笑話,孩子每次犯病時,我管不了就直接給他綁在鐵柱上,要不非惹事不可啊!我是他親奶,我也心疼啊!可有啥辦法?” 隨后,記者來到了距“地窨子”500米遠的吳母家中,那是三間低矮破舊的小瓦房。 看著被砸碎的房屋玻璃、被砸爛的炕柜、以及火炕上的一道道斧子印兒,吳母無奈地說:“家里能砸的他都砸了!就剩我和老伴兒這兩條老命了!” 而身患糖尿病的吳父嘆著氣說:“70多歲的人了,還得去給人家看堆兒(打更),多掙個三百五百,攢下來給孫子看病!” 對于吳中存父子住“地窨子”一事,村委會主任趙國軍告訴記者,已經給孩子辦理了低保,但吳中存不夠辦理低保的條件。對此村里也無能為力。 對話 “吃飯都成問題,哪有錢啊”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了吳中存和兒子居住的“地窨子”。吳中存帶著兒子已經在這里住了半年。 三條腿的舊立柜、用破磚頭壘成的火炕是“我最值錢的家當!” 他9歲的兒子拿著斧子使勁地錘著地面,不時地朝記者發笑,嘴里含混地喊著:“姨、砍……” 吳中存搶過兒子手中的斧子,厲聲喝斥道:“兒子啊,老實點啊!” 兒子大笑著在炕上打著滾兒,雙腳的鞋子被踹飛到了水桶里。 記者:孩子能上學嗎? 吳中存:上啥學啊,穿衣服都不會呢!說話也只能一個字兒一個字兒往外冒。 記者:為什么不帶孩子去看看? 吳中存:吃飯都成問題,哪有錢啊!村里給辦了低保,每個月120塊,我種點地,每個月也就200塊錢。 說話間,兒子又開始擰著煤氣罐,被吳中存趕緊拉開。 記者:眼看著天兒就冷了,這屋還能住人嗎? 吳中存:燒火炕唄。(看著空空的水桶和米缸) 記者:你們吃什么? 吳中存:我媽能送過來點兒,家里沒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