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9月9日,北京昌平。在雄渾的國歌聲中,一群特殊群體的學生們仰望徐徐升起的國旗,行著莊嚴的注目禮。
這是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的孩子們。作為國內第一所智障成人職業培訓學校,它招收的都是殘疾人中處境最困難的群體——智殘人。9月9日是智光校慶8周年的紀念日,孩子們用升國旗的形式,來慶祝這個特殊意義的日子。寒冷的秋風中,孩子們毫不畏懼,肅穆凝望冉冉升起的國旗,在場的志愿者無不深受感動。
汽車零件玩出來的花樣行政侵奪科學的災難美女博客決賽進行北京手機資費下調在這一天,智光學校的孩子們還有了一個收獲。一座嶄新的宿舍樓——“通用電氣愛心樓”啟用了,這是GE醫療集團的志愿者募集32萬多人民幣建設的。孩子們從此有了一個舒適的宿舍樓,告別了把教室當寢室的歷史。
談到這個新宿舍樓的啟用,智光學校校長王麗娟女士非常激動。“智光學校已經5次被迫搬家了,每一次,智光學校都是從廢墟中崛起,沒有各方熱心人的捐贈和幫助,智光不可能發展起來。”
眾所周知,殘疾人屬于弱勢群體,而智殘人則是其中處境尤其困難的一個群體。為了幫助這些處于極端困境中的智障成人和兒童,王麗娟女士于1998年創建了“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該校主要針對九年義務教育后的智障成人進行職業教育,填補了國家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空白。在沒有政府投入資金的情況下,智光學校不僅頑強地發展起來,而且培養了500多名學生,如今已畢業的65名學生全部實現就業,走上了回饋社會的道路。
然而,由于資金原因以及相關政策不夠完善,智光學校在8年間被迫5次遷址。今年5月,智光特教學校再次被迫遷至昌平區西關小區,孩子們的住宿、學校基礎建設成為困擾學校和家長的一塊心病,也牽動了各方人士的心。現在,新宿舍樓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孩子們的生活條件。
目前,全國有500萬智障兒童,由于國內經濟、教育水平的制約,他們中的很多人在16歲以后很難接受再教育,更難找到工作。而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關心。
“這些殘疾孩子應該享有和其他孩子一樣的生活。希望這個群體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像其他健康孩子一樣,同享天下的快樂。”王麗娟在紀念日上說。
“企業應給予困難群體更多關注,讓樂善好施成為一種社會習慣。”GE醫療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吳浣苓說,“中國的慈善事業,靠一兩個人是不可能成功的,眾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完)
Tag: 殘疾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