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是黑戶了!”昨日,看到自己的名字終于寫在老伴的戶口本上,78歲的楊秀蓮非常高興。5月12日,本報刊出西安市新城區長樂中路街道辦幸福社區的楊秀蓮老人34年未能在西安落上戶口一事,經過大家數月的不懈努力,現在終于將老人的戶口從河北原籍遷入西安。
楊秀蓮老人原籍河北吳橋縣,1966年與丈夫牟連云結婚后,雖然丈夫的戶口在西安,但因她是農村戶口,按當時的戶籍規定,只能將戶口遷入丈夫老家河北東光縣鄭集村。1972年,楊秀蓮來到西安生活至今。30多年來,楊秀蓮沒有戶口本,沒有身份證。楊奶奶常無奈地自嘲“我可能是西安年齡最大的黑戶了”。
幸福社區主任孫東紅今年初得知此事后,他多次聯系,從河北東光縣鄭集村村委會取得證明,和社區及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長樂中路派出所出具的證明一起,寄往管轄鄭集村的河北東光縣燈明寺鎮派出所。5月中旬,本報記者向燈明寺鎮派出所反映了此事,他們表示雖然老人的戶口檔案已經遺失,但會對此事特事特辦。
7月,老人的戶口終于在燈明寺鎮派出所補上了,長樂中路派出所收到河北寄來的戶口卡后及時申報。9月7日,楊秀蓮的名字終于寫在了丈夫牟連云的戶口本上,結束了多年來戶口本上只有男主人沒有女主人的歷史。
昨日,長樂中路派出所戶籍民警來到老人家里,將戶口本交到老人手里。本報記者山阿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