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癖”從字面上解釋是:“對奇怪事物的偏愛成為習慣。”也就是說是一種奇怪的行為習慣。其實每個人可能都有幾種個性化的生活習慣,或許也會被別人稱為“怪癖”,據說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也沾染了某種怪癖,他患失眠癥,時常頭暈目眩、疲憊不堪。但他沒有求醫問藥,而是獨出心裁,自己找到一個治病絕招。他在身體欠佳的情況下,駕駛自己的摩托艇到海上去兜風,讓海風吹散心頭的憋悶,讓海浪沖刷心中的陰霾,當馳騁數圈之后,腦子得到極大的放松,倦意全消。海明威的這個“怪癖”沒有影響別人的生活,相反,由于他對大海有著深厚感情,他創作的小說《老人與海》因為描寫了一位古巴漁民圣提亞哥與鯊魚搏斗的故事,表現了人類終將戰勝自然的堅強信心,而成為傳世之作。
但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幾位老人,他們的“怪癖”行為已經危害了家人和鄰里,甚至對社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理應引起大家的注意。
郭伯退休金過千照樣去撿垃圾
今年七十幾歲的郭伯,有兩個子女,現獨居,每月退休金有1000多元,但他十幾年來每天堅持去撿垃圾。由于鄰居投訴,當地居委干部強行對郭伯家中雜物進行清理消毒,歷時6個小時。但這邊清理完,那邊郭伯還是重操舊業,令當地居委會很頭痛。
心理分析:針對郭伯愛拾撿垃圾的怪癖,心理醫生認為:目前喜歡收藏垃圾的人為數不少,特別是老年人。人們出現的奇怪癖好,可統稱為精神性障礙,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氣質性病變,由大腦異常引起的;一種是功能心理障礙,出現精神異常。這些奇怪癖好的出現與人們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習慣等有關。特別是如今的老年人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現在社會經濟繁榮了,如果還能用的電器、衣物等日用品還沒有壞便已經被淘汰,因此引發一些老人看不慣,便把它們撿回家“收藏”,認為這些東西,將來總有一天可能有用。
八旬大爺風雨無阻偷煤上癮
張青近來每天早上起來都發現,放在自家門口的蜂窩煤都會不見幾個,這種現象已經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于是一天晚上他便躲在門邊,發現每天晚上偷他家蜂窩煤的竟是一位八旬老大爺。
心理分析:心理醫生認為,這位老大爺可能有偷竊癖,這種偷竊行為可能從青年時代就養成了,老年時期的偷竊只是延續行為。如果青年時代沒有偷竊行為發生,現在卻偷竊成癮,那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腦功能退化引發的一種心理障礙引起的反射癥狀。
老太太喜歡聽哀樂并要兒女效仿
80歲的李老太有一個怪癖:聽哀樂。按照李老太的話說,她是要提前體會死亡的感覺。她經常當著家人的面,放一盤名為《好閨女看媽》的哭喪哀樂,并要兒女多學學,免得等以后她死了,不知道怎么哭喪。幾乎每隔10天,她就要拿出來聽上幾遍。對于母親這一舉動,李老太的兒子、媳婦都加以規勸制止,但效果不大。兒子說:“老年人的想法多,你兇了她,她還覺得委屈。”而兒媳也表示,自己說了多次,現在婆婆不怎么當著他們放了,但經常干活回來,就聽到婆婆一個人在家聽。
心理分析:心理醫生認為,李老太的這一怪癖,說明她雖然不怕死亡,卻怕孤獨,怕兒女們不孝順、不把她當回事,特別是從傳統觀念上說怕死后兒女不好好給自己送終。
專家綜述:如果發現家中老人突然出現特別的怪癖,如對鳥、貓等寵物或某些物品突然間特別喜歡,或者喜歡撿垃圾收藏等,家人要多與老人溝通交流,必要時盡快帶老人到醫院檢查,因為這可能是患某種疾病或者患病前的預兆,更要防止老人出現心理障礙引發的精神性疾病。
來源: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