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細心地照顧殘疾的蕊蕊
新華網河南頻道8月18日訊 大河報報道:從五六個月大的棄嬰,長成16歲的少女,一個棄嬰的命運與一對農民夫婦的含辛茹苦息息相關。16年來,商水縣練集鎮梁寨村村民梁照孔、劉秀枝夫婦為撫養身患小兒麻痹癥的棄嬰蕊蕊,耗盡了心血。為了給蕊蕊攢錢治療殘疾的腿,夫妻倆背井離鄉,到平頂山去拾破爛,為她做了兩次矯治手術。16年來,面對兒女及村民的冷嘲熱諷,夫婦倆忍辱負重,無怨無悔。昨日上午,在周口協和骨科醫院病房,望著躺在病床上準備第三次做手術的蕊蕊,59歲的劉秀枝說:“這是一條命呀,不救她俺良心不安。“
人間有愛大路上撿來棄嬰
那是1990年農歷八月二十七上午,劉秀枝的丈夫梁照孔騎著自行車去周口買水泥。當梁照孔行至練集鎮蔣灣村時,看到公路南沿放著一個“東西”,走到跟前,他發現是個五六個月大的女嬰。梁照孔看到孩子怪可憐的,便把棄嬰抱回了家。
“老伴,我給你拾個閨女!”梁照孔一進家門就大聲喊妻子劉秀枝。劉秀枝看見丈夫懷中的棄嬰后,嗔怪了幾句便抱過來,看著這個不幸的孩子,心里頓生愛憐。當她將女嬰放在地上逗她玩時,發現女嬰不會站,丈夫說可能是餓得沒勁兒了。從街上買來奶粉,喂了幾天女嬰仍不能站立。“該不是有病吧?”劉秀枝感到不對勁,經仔細查看,這才發現棄嬰的腿有殘疾,其腳底板上有許多針眼。這對夫妻意識到,在他們抱回棄嬰之前,棄嬰可能已經放在路邊好多天了,因為有人為了檢查棄嬰是否有“毛病”,多次朝其腳底板上扎針“檢驗”。
這時,劉秀枝有了想將棄嬰再送回原處的想法,因為夫妻倆已有一兒一女,家里也不寬裕,哪里還能養得起這個有殘疾的孩子?可她轉念一想,把棄嬰放回去以后,萬一無人照料,孩子餓死了咋辦?“這好歹是條命啊,扔了她自己怎能心安?”劉秀枝說。
夫妻倆決意留下棄嬰,即使再難也要養活她,并給她起了“梁蕊蕊”這個名字。
背井離鄉拾破爛為棄嬰治病
為了撫養這個殘疾的女孩蕊蕊,梁照孔夫婦倆不知作了多少難。他們為她把屎把尿,端水喂飯,穿衣戴帽,梳洗打扮。由于蕊蕊無法站立,腿部活動少,一到天冷的時候,兩腿發涼,根本沒有熱乎勁,劉秀枝便抱著小蕊蕊,用她的雙腿夾著蕊蕊的一雙殘腿,幫蕊蕊取暖。幾年下來,劉秀枝竟落下了關節炎。在梁照孔夫婦的悉心照料下,蕊蕊漸漸長大了,變得乖巧伶俐,十分惹人喜愛。其間,為了給小蕊蕊治病,無經濟來源的夫婦倆背井離鄉,帶著蕊蕊去平頂山邊拾破爛攢錢,邊給她到醫院看病。夫婦倆拾了3年的破爛,干了2年的廢品收購,為蕊蕊做了兩次手術。眼看著梁蕊蕊已到了12歲,夫婦倆回到家鄉,把蕊蕊送進了村里的小學。由于蕊蕊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劉秀枝每天騎著三輪車送她到1公里外的學校上學。到了教室門口,再把蕊蕊背進教室放在座位上。有時候,劉秀枝還要背著蕊蕊上廁所。
村里的小學翻蓋了教室,上下樓不方便,夫婦倆又把蕊蕊轉到了閆橋學校。看著劉秀枝每天騎著三輪車送蕊蕊上學,還要把她背進教室,特別辛苦,該校校長特意騰出一間不用的教室,讓劉秀枝與梁蕊蕊“母女”倆搬進去,讓她們吃住在校。蕊蕊很懂事,也很爭氣,學習非常用功,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過了今年這個暑假,蕊蕊就該上小學五年級了。
情感人間 多方伸出援助之手
因為撫養棄嬰蕊蕊,梁照孔夫婦后來與兒子分了家。
起初,無論是兒子及媳婦和女兒,還是同村的村民,都對梁照孔夫婦撫養這個殘疾的棄嬰不理解。但時間一長,人們發現,夫婦倆對待蕊蕊像親閨女一樣,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并且為了給蕊蕊治病,賣糧食、賣樹,到外地拾破爛,村民們不由得漸漸產生了敬佩之情。
商水縣民政部門了解梁照孔夫婦撫養殘疾棄嬰的情況后,及時給蕊蕊發放了殘疾證,每年補助其800元錢。學校得知梁家的窘困現狀,為蕊蕊免去了學雜費和書本費。
8月上旬,周口協和骨科醫院的領導獲悉這一感人事跡后,把梁蕊蕊接到醫院住院治療,同時決定為梁蕊蕊免費進行第三次手術。
昨日,該醫院負責人張志平告訴記者,經過初步檢查,目前梁蕊蕊雙腿畸形,雙下肢肌力完全喪失。此次手術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她雙下肢畸形,穩定關節,為她下一步扶雙拐下地行走創造更好的條件,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劉秀枝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如今年事已高,照顧蕊蕊也漸感吃力,把孩子的病治好了,如果蕊蕊的親爹親娘來認蕊蕊,“我們不會提任何條件,愿意把蕊蕊還給他們,畢竟孩子是他們的親骨肉啊”。
在病房里,記者采訪蕊蕊,問她想不想自己的親生父母時,蕊蕊非常堅定地說:“不想,他們都比不上俺爸俺媽(指梁照孔夫婦)待俺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