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教師,她信奉的格言是:“當你教他1000遍時,他還不會,可能他1001遍就會了?!彼褪乔窨h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董俊平。15年來,對這句格言的身體力行,許多身體殘疾,甚至在他們父母眼里也被打入“廢品”行列的孩子,董俊平老師卻傾盡全部的愛雕塑“殘缺的美麗”。教會一個殘疾孩子正常姿勢小便要4個月,教會孩子大便后擦屁股要11個月,教會孩子刷牙要3個月。哪怕是正常孩子很正常的一些能力,對于他們來說,都要在1001次時才能產(chǎn)生奇跡。從韶華青春到兩鬢微霜,5000多個日日夜夜,她美麗的微笑托起了88顆“蒙塵的心”展翅飛翔。
1991年暑假,已經(jīng)在教師崗位上工作8個年頭的董俊平參加了省里舉辦首屆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班。培訓回來之后,董俊平?jīng)]有顧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開始籌辦特教班。
聾啞的、視盲的、肢殘的、弱智的,開班時一共有7個孩子。一個叫劉忠祥的弱智學生,入學時就已經(jīng)11歲了,開始家長根本不讓上學,董俊平免了孩子所有的學費并買來筆本,才使小忠祥勉強入學。董俊平回憶說:“我剛教孩子學發(fā)音時,把看話、指話等方法都用上了,孩子練了幾百遍發(fā)不好聲音,他很著急指著嗓子直哭,我的嗓子也沙啞了?!倍∑?jīng)]有灰心,愛憐地撫摸著孩子的頭安慰不要急。經(jīng)過上百次的練習,孩子終于學會了正確發(fā)音。花了3個月的時間,經(jīng)歷了上千次的重復,孩子終于喊出了第一個詞———老師。
1997年,因為一些原因孩子們沒有了學習的教室,第二天,董俊平就把18個學生接到自己的家里,騰出了家中僅有的兩間房屋中的一間上課,辦起了“家庭特教班”,一呆就是四年……
15個春夏秋冬,董俊平明白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永遠是自己。董俊平說,畢業(yè)的學生有88人了,全部脫了盲、會用口語、手語交流,學有一技之長。聾啞兒李丙軍已經(jīng)在天津一家生產(chǎn)標準件的福利工廠工作,成了技術員,月收入1600元,還有常燕正在準備上舞蹈學?!慨斢挟厴I(yè)的學生回來,就是她最高興的時候。她先后被授予縣級教育先進工作者、感動邱縣的十大人物、邯鄲市模范教師、邯鄲市十佳女職工、邯鄲市感動我們的母親、全省特殊教育先進個人、河北省巾幗建功立業(yè)標兵等10余項榮譽稱號。
來源:中華殘疾人服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