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疾人》記者 紀 剛
“愛心手牽手——匯聚每一顆愛心成海”,志愿者行動已成為安利北京的一個品牌。志愿者行動也能成為一個品牌,那是因為付出愛心,收獲的是信任。還有什么比人間友愛與信任更重要的呢?所以,安利北京志愿者說,到2008年,我們愿去殘奧會志愿服務。
愛心牽手匯聚成海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劉蓁告訴我,他們分公司的總監翟明翯,那個翯字特別難念,是潔白的羽毛的意思。見到翟總,確有名如其人之感,溫文中蘊涵著熱情。翟總說安利北京分公司開展的志愿者日常培訓,不斷向員工灌輸志愿服務的理念,現在,志愿者行動已成為分公司的一個品牌,2005年和2006年,分公司先后被評為第六屆北京青年志愿服務行動優秀服務集體和第三屆北京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是當時受表彰的惟一外資企業)。
安利北京志愿者協會于2003年12月成立,2004年3月成為北京志愿者協會的團體會員,2005年4月開始注冊登記營銷人員志愿者,目前志愿者隊伍已壯大到1600人。
翟總特別讓我觀看了分公司錄制的光碟,光碟記錄了安利北京分公司與北京市殘聯的首次緊密合作。2004年初,分公司聽說“首都扶殘助學春雨行動”,決定積極參與。5月,分公司發起募捐,通過5家店鋪和公司會議,在分公司志愿者中募集善款。分公司志愿者的熱情超乎想象,一個多月就募集到29萬元。對大家的熱情,分公司給予了推動和扶持,總共捐助50萬元,贈給北京市殘疾人社會公益事業促進會,用于資助北京市殘疾兒童和殘疾人家庭兒童的教育和醫療康復。
這之后,分公司與市殘聯的關系越發緊密,市殘聯有活動,都希望安利北京派志愿者參加。2005年9月,安利北京志愿者協會作為首批“社會助殘志愿者服務隊”成員參加了在中華民族博物院舉行的授旗儀式,并擔當了活動當天的志愿服務。10月,“2005兩岸三地肢殘人駕車神州行活動”23名殘疾人車手游覽王府井步行街,安利北京派出24名志愿者為車手們推輪椅,陪他們逛百貨大樓、東安市場,買北京烤鴨,吃冰糖葫蘆,使來自港臺的殘疾人朋友笑逐顏開。
為鼓舞志愿助殘精神,安利北京和市殘聯于2004年11月組織了一臺“愛心手牽手——匯聚每一顆愛心成?!蓖頃本┦袣埣踩怂囆g團和安利合唱團同臺演出,安利中國副總裁張明德出席,安利北京總監翟明 點燃了象征愛心助殘的燭火,臺下,3000名分公司志愿者和營銷伙伴為“愛的奉獻”旋律所感染,個個激情滿懷。
燭光點燃志愿情懷
這一臺“愛心牽手”晚會點燃的燭光也照亮了安利北京一名青年志愿者的心。35歲的分公司營銷員、美發店老板王曉清當時就有個想法,要為殘疾人做點什么。他請分公司與市殘聯聯系,捐獻了1萬張價值30萬元、長期有效的理發券,請殘疾人免費來店理發,至今已為上千名殘疾人服務,王曉清自己也為上百名殘疾人理過發,他的店也被市殘聯授予“北京市首家殘疾人免費理發店”稱號。同時,王曉清還開展了社區60歲以上老人“中午12點以前,理發一元錢”服務,并把這些錢投入店內市殘聯的募捐箱,至今已積存了3000多元。王曉清的志愿行動帶動了店內員工,他對員工說:“我們有這個手藝,花一點時間,能幫助殘疾人不是很好嗎?”從哈爾濱來北京打工的25歲的袁晶,一年來一直接送附近的盲人退休職工李再燕老人來店理發,并隔三差五幫助老人收拾屋子、買東西。王曉清對此非常支持,他對記者說:“到2008年,如果有美發需要,我會帶人去殘奧會志愿服務的?!?/FONT>
2006年元旦,安利公司召開了志愿者年會,請北京志愿者協會秘書長、培智學校校長給公司志愿者做報告。眼下,安利北京幫助北京利智康復中心的志愿行動正在積極運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