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為了撫養一殘疾棄嬰,村民甘做“未婚爸爸”,肢殘女苦讀為報養父恩(圖)
2006-10-22
  商丘市夏邑縣車站鎮魏樓村村民劉牽馬,15年前撿到一個四肢殘疾的女嬰。為了撫養她成人,他放棄了結婚成家的機會。在他的培養下,女孩學會了走路,學會用腳寫字、洗衣服、干雜活,還上了學。后來,女孩的生身父母前來認親,面對生身父母和養父,女孩說:“我不能離開我的養父。我學到知識長大后,要掙錢養活供養我的養父劉牽馬一輩子。“

  殘疾女孩抗爭命運用腳寫字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夏邑縣車站鎮魏樓小學,正值上課時間,校園里一片瑯瑯的讀書聲。記者來到二年級一班的教室門口,只見一個女孩與其他同學不同,她兩只手耷拉在衣袖內,坐在班級最后面用兩張桌子拼成的座位上聽課,用腳寫字、翻書。

  這個殘疾女孩叫劉莎莎,正是當年劉牽馬撿來的棄嬰,如今已經15歲了。

  下課后,記者走進教室,只見一群同學圍在劉莎莎面前,正在耐心地給她講解課堂上的習題。她的同學魏麗麗說:“昨天莎莎生病了,沒有來上學,我們幫她補習一下功課。她平時學習可認真了,在我們班考試常常是前幾名。”隨后,劉莎莎用腳翻開自己寫的作業本,并用右腳寫了幾行字讓記者看,她寫的字很工整。

  重情女孩不戀生身父母要養父

  莎莎的鄰居劉傳致對記者說:“莎莎是牽馬15年前在夏邑縣火車站撿回來的。牽馬這十多年來為了照顧這個殘疾孩子,可沒有少費工夫。為了撫養這個孩子,他至今連個媳婦也沒有娶上。”

  撿到莎莎那年,劉牽馬已經36歲了。此后,他也想成個家,有幾次媒人上門提親,可女方一看他還拉扯一個殘疾的孩子,就不同意了。在媳婦和孩子之間,他選擇了孩子。

  2003年暑假,村里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紛紛報名上學了。莎莎看著背著書包蹦蹦跳跳的小伙伴,心里羨慕極了。一天,她小心翼翼地對劉牽馬說:“爸爸,我也想上學!”

  劉牽馬一聽,二話沒說,當即湊了50元學費,到本村的魏樓小學給她報了名。

  劉莎莎漸漸長大后,她的親生父母和奶奶、弟弟多次找過她,還給她買衣服、食品、學習用具。他們勸莎莎回到生身父母家,并許諾條件肯定比養父劉牽馬家的好。2005年春節前,劉莎莎的親生父母又帶著她的兩個弟弟來看她。劉莎莎的弟弟知道姐姐手腳殘疾,專門給她削了一大把鉛筆。劉莎莎接過鉛筆,眼睛里含滿淚水。有人問劉莎莎,你想有個媽媽嗎?想回你原來的家嗎?劉莎莎說:“我想媽媽,可他們先前扔了我!我不回去,回去了俺爸爸就沒人管了!我要跟俺爸爸永遠在一起。“

  懂事女孩自強不息學做家務

  上學后,劉莎莎學會了用腳寫字、翻書,還學著自己用腳削鉛筆。每天一下課,同學們就給她找來一根小木棍,并幫她把削筆刀打開。莎莎練得很認真,有幾次差點把腳削破,腳趾縫里都磨出了血泡。但她咬牙忍著,不掉一滴眼淚。看她如此辛苦,老師問她:“莎莎,你這樣艱難地上學,為了啥呀?”莎莎說:“俺爸爸把俺拉扯大不容易,俺想學了知識去做生意,賺錢養活俺爸爸!”一席話,讓老師熱淚盈眶。

  現任班主任魏艷霞告訴記者:“莎莎的學習成績不錯,就是寫字比其他同學慢。別的同學寫兩頁,她僅能寫一頁,不過她的字寫得很漂亮。”

  通過刻苦練習,莎莎現在幾乎可以用腳完成正常孩子用手所做的一切。劉牽馬告訴記者:“現在她不僅能自己上學,還學會了用腳洗衣服。知道我天天去磚窯場干活很辛苦,她還給我洗衣服。現在她在鄰居的幫助下自己學著做飯。”

  采訪結束臨走時劉莎莎對記者說:“俺的愿望是好好上學,到時多掙些錢,看好自己的胳膊和腿,好掙錢養爸爸,不讓爸爸再受苦、受累。”

  記者陳海峰通訊員邢東偉文圖

  劉牽馬在給莎莎講張海迪的故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