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村殘疾人生存狀況調查(二)
2006-10-25

二、令人堪憂的生存狀況

(一)調查戶基本概況

1、性別比。此次調查的1000名對象中,有755名為男性,241名為女性,男性占75.5%,女性占24.1%。另有4名漏答。

2、殘疾種類。在1000名調查對象中,有85名視力殘疾,占8.5%;26名為聽力殘疾,占2.6%;578名為肢體殘疾,占57.8%,45名為精神殘疾,占4.5%;117名為智力殘疾,占11.7%;綜合殘疾70名,占7.0%;其他殘疾27名,占2.7%。另有52名未答或漏答,也有可能是判斷不清。此次調查肢殘人比例最多。吳秀麗、廖昌園等1998-1999年間對廣州市東山區833名殘疾人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也是肢殘人比例最高①。但他們據此認為全國肢殘人比例增加是不夠嚴密的。因為調查區域有限,同時調查鑒定方法不一定很科學。對全國性殘疾人分類比例要等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才能確定。本次調查比例只對本區域殘疾人工作有一定參考價值。

表2             殘疾種類

3、年齡結構。千名調查對象中,2-7歲的學齡前兒童11人,8-18歲的70名,19-45歲527人,46歲以上392人。

表3             年齡結構

4、文化結約。問卷對“你讀過幾年書”一欄作了比較細的分欄,如表4:在1000戶問卷中962戶選擇了答案,如果我們把這些指標作更粗的分類,則可以看出,未讀書的文盲達336人,占34.9%,小學肄業和畢業的441名,占44.1%;初中肄業或畢業的157名,占15.7%,高中畢業或肄業的只有21名,占2.1%;而大中專畢業的只有6名,占0.6%。另有38戶漏答或未答。

表4                    你讀過幾年書

造成農村殘疾人文化素質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貧窮與殘疾本身的制約。在“你認為讀書少的原因”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856份作了選擇,其中選擇“自己殘疾”的有339名,占33.9%;認為“家里沒有錢”的高達442名,占44.2%;而其他幾種原因的比例不大。39戶未答或漏答。

表5                     您認為讀書讀得少的原因?

二是農村教育體制的缺陷。特別是農村特殊教育學校缺失,使農村殘疾人一般只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而這只有殘疾程度較輕的肢體殘疾人比較方便,其他殘疾人特別是盲、聾、精、智等殘疾人根本無法接受教育。廣大農村殘疾人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有特殊教育學校,甚至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特殊教育學校。在“您接受過何種教育”一欄中,1000戶問卷中上過盲校的只有9人,占0.9%,上過聾校的只有2人,占1%,而326名只在普通學校里隨班就讀,占32.6 %。另有652名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比例高達65.5%。

表6                   你接受近何種教育

在“您聽說過特殊教育這個詞嗎”一欄中,1000戶問卷中有689名作了選擇,其中“聽說過”的只有90名,占13.1%,“未聽說”的高達599名,占86.9%。

表7                      你聽說過特殊教育這個詞嗎? 
 

在“您知道哪里有特殊教育學?!币粰谥校?000戶問卷中有605戶作了選擇,認為“有”的只有26位,占4.3%;認為“沒有”的194位,占32.1%;選擇“不知道”的高達385位,占63.6%。

表8                    你知道哪里有特殊教育學校?  

按中國殘聯要求,凡30萬人口以上的縣都要建立特殊教育學校,但是在本次調查所涉及的5市,只有J市有一所市級特殊教育學校,16個縣中只有1個縣人口不是30萬,但是16個縣中只有一所縣辦特殊教育學校,一所培智學校,聾兒語訓部也只在3個縣的縣城有,調查所涉及的30個鄉鎮沒有一所殘疾人教育機構。

5、一戶多殘型占一定比例。1000戶調查對象中,有145戶家里有其他殘疾人,為一戶多殘型;682戶無其他殘疾人,為一戶單殘型,另有173份未答或漏答。除去未答或漏答的,在827份問卷中,一戶多殘型所占比重達到了17.5 %,這種比例是比較高的。

表9                    家里有沒有其他殘疾人?

6、后天因素已成致殘主要原因。調查顯示,在1000個調查對象中,先天原因致殘的只有273個,占27.3%;因病致殘392個,占39.2 %;事故致殘273名,占27.3%;其他原因3名;另有59份未答或漏答,占5.9%。剔除59份漏答或未答的,在941份問卷中,先天原因致殘占29%,因病致殘41.7%,事故致殘29%。由此可見,遺傳、生育問題等先天致殘因素比例并不是最高的,而因病致殘的才比例最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事故致殘原因也已達到了較高比例,說明醫學防護、安全等社會問題已經成為致殘的主要原因。

表10                      你是什么原因致殘的?

(二)經濟與家庭

1、家庭仍是農村殘疾人生存的主要依托。從居住情況看,農村殘疾人主要居住在家庭,政府或部門救濟是非常有限的。在1000戶調查對象中,“隨父母妻兒或兄弟居住”的“隨居型”達887戶,占88.7%;單獨居住的“獨居型”只有58戶,占5.8%;而寄居敬老院或其他地方集中居住的“寄居型”只有1戶,約占0.1%。另有54戶未答或漏答。除去未答或未答的,在946戶總數中,“隨居型”占9 3.8%,“獨居型”6.1 %,而“寄居型”只占0.1%。

表11

從生活來源看,農村殘疾人主要還是依靠家庭。1000戶問卷中,386戶靠父母或兄弟維持生活,占38.6%;204名靠夫(妻)維持生活,占20.4%;120名靠子女維持生活,占12%;靠自己維持生活的有196名,占19.6%,靠政府或部門救濟的只有24戶,占2.4%。剔除66戶未答或漏答的,在934戶農村殘疾中,靠父母或兄弟維持的占41.3%,靠夫(妻)維持生活的21.8%,靠子女維持生活的12.8%,靠政府或部門救濟的只有2.6%,靠自己的21%。如果我們將農村殘疾人生活來源分為家庭型、救濟型和自助型三種類型,其比例分別是家庭型76%、自助型21%、救濟型只有2.6%。由此可見,農村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體系還遠未建立或即使建立了但遠未發揮應有作用。

表12                          您家里主要靠誰維持生活

2、農村殘疾人家庭收入。農村殘疾人家庭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總體水平仍然很低,收入主要來源仍囿于傳統行業。

在“同前些年相比,您家收入多了還是少了”一欄中,1000戶問卷中有828戶選擇了答案,其中認為“收入比以前多了”的達398戶,占48.1%;認為“收入與前些年差不多”的達290戶,占35.0%;而“認為收入比前些年少了”的只有140戶,只占16.9%??梢钥闯觯r村殘疾人家庭收入是呈上升趨勢的,這同近年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是相適應的。

表13                     同前些年相比您家收入多了還是少了?

在“維持生活的家庭主要勞力主要靠什么掙錢”一欄中,有848戶選擇了答案,其中種植業475戶,占56%;養殖業14戶,占1.7%;手工藝63戶,占7.4%;做生意的53戶,占 6.3%;在本地企業做工只有34戶,占4.0%,在外地企業打工143戶,占16.9 %;當老板的只有3戶,占0.4%;其他63戶,占7.4%。

表14                   維持生活的家庭主要勞力主要靠什么掙錢?

但是農村殘疾人家庭的收入水平還是很低的。盡管本次調查缺乏嚴密的測算,但調查對象的選擇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1000戶問卷中,選擇家庭主要勞力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有673戶,占67.3%;5千—1萬元的120戶,占12.0%;1萬—2萬的40戶,占4.0%;3萬—5萬的6戶,只占6%;5萬元以上的沒有;另有161戶未答或漏答。

表15                            您家一年收入多少?

3、農村殘疾人消費水平很低,購買力嚴重不足。

(1)從居住環境看,農村殘疾人住房結構以磚瓦和土墻瓦房為主,磚混結構比例偏少。在1000戶問卷中,有918戶作了回答,其中磚混結構只有185戶,只占20.2%;而磚瓦結構的達到了370戶,占40.3%;土墻瓦房343戶,占37.4%。后兩者相加,高達77.7%。

表16                                房屋結構

房屋樓層以一層占多數,1000戶問卷中有578戶做了選擇,其中一層的346戶,占59.9%;二層的217戶,占37.5%;而三層的只有13戶,占2.2%;四層的只有2戶,占0.34 %。

表17                                 樓層

家庭衛生狀況,根據調查員現場判斷,823戶中衛生很好的只有20戶,占2.4%;清潔的占143戶,占17.4%;一般的540戶,占65.6%;臟差的114戶,占13.9%。

表18                            家庭衛生

(2)從交通工具看,1000戶調查對象中家庭有汽車的只有2戶,占0.2%,有機動代步車的只有43戶,占4.3%,手搖代步車只有11輛,41.4%的調查對象只是擁有自行車。據調查員反映,很多殘疾人根本沒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據調查的重點區域S市統計局抽樣調查資料,該市2004年農村住戶自行車擁有量為113.3%,汽車擁有量為1.2%。可見農村殘疾人擁有量要低得多。

表19                       交通工具

(3)從家用電器來看,1000戶農村殘疾人戶中,781戶作了選擇,共選擇了1581個答案,其中擁有彩電248臺,黑白電視404臺,電冰箱只有18臺,電話只有121臺,手機只有50臺,收音機81臺,電飯煲112臺,電風扇也只有533臺。據調查,重點區域S市統計局抽樣調查資料,該市農村住戶彩電擁有量為每百戶63.3臺,黑白電視每百戶51.5臺,電冰箱為每百戶9.1臺。都遠遠高于農村殘疾人戶擁有量。

表20                       家用電器

(4)從衣物消費看,殘疾人消費水平更低。1000戶問卷中660戶作了選擇,其中“選擇一年能買3件至4件衣服”的只有209戶,占31.7%;而“一年只能買1-2件衣服”的達442戶,占67.0%。另有9戶“2年才買一件新衣服”。

表21                                  您一年買幾件衣服?

在襪子消費中,有635戶作了選擇。一年買1-2雙襪子的達394戶,占62.1%,一年買3雙-4雙襪子的238戶,占37.4%;另有3戶兩年才買一雙襪子。

表22                              一年買幾雙襪子

根據調查員對調查對象的穿著判斷,調查對象絕大部分穿著一般、較差,甚至是破舊的,穿著較好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穿著時髦的更是千里挑一。1000戶問卷中有888戶由調查員作了判斷,其中穿著“時髦”的只有1戶,穿著“較好”的38戶,占 4.2 %,穿著“一般”的395戶,占44.4%,“較差的”313戶,占35.2%,穿著“破舊的”競高達131戶,占14.7%。

表23                              調查對象穿著

4、戀愛與婚姻狀況

戀愛與婚姻狀況是考察農村殘疾人生存狀況的重要內容。由于受自身殘疾以及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殘疾人在戀愛、婚姻方面的障礙比健全人多得多。從本次調查情況看,農村殘疾人戀愛與婚姻呈現以下特點:

(1)談過戀愛的農村殘疾人比例不高,一般以單次戀愛為多,有多次戀愛史的極少。在談過戀愛中的以別人介紹認識的居多。真正愛過或向對方表白過的非常少。

在“您談過戀愛嗎”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654人作了回答,其中選擇“談過戀愛”的只有254人,占38.8 %,選擇“未談過”的多達400人,占61.2%。

表24                     您談過戀愛嗎

 “有幾次戀愛?”一欄中,258人作了選擇,其中一次戀愛的達214人,占82.9 %,2次戀愛的只有40人,只占15.5 %;3次戀愛的只有4人,只占1.5 %。

表25                               有幾次戀愛

在“戀愛對象是自己認識的還是別人介紹的”一欄中,有278人作了回答,其中選擇“自己認識的”只有53人,占19.1 %;選擇“別人介紹的”達225人,占80.9 %。

在“您愛過異性嗎?”一欄中,232人作了選擇,其中67人選擇“愛過”,占28.9 %;165人選擇“沒愛過”,占71.1 %。

表26                              您愛異性嗎

在“愛過異性有沒有對他(她)說”一欄中,102人選擇了答案,其中“說過”的只有32人,占31.4 %;70人“雖然愛過對方但沒有說過”占68.6%??梢哉f,農村殘疾人的性心理是比較壓抑的,他們追求異性的勇氣普遍不足,這也是農村殘疾人心理的顯著特殊之一。

表27                            有沒有對她說

 (2)農村殘疾人中,未婚成年人比例非常高,且大部分已婚農村殘疾人都是由人介紹認識才結婚的。1000名調查對象中,除去81名未成年人,只有519位農村殘疾人是已婚的。占56.5 %,另400名未婚,占43.5 %。同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數字比較接近,說明18年來農村殘疾人已婚率并未有太大的提高。

表28                            您結婚了嗎

在已婚的農村殘疾人中,問卷設置了“你同配偶如何認識的?”一欄有449位作了選擇,其中選擇“自己認識”的只有40位,占8.9%;“配偶是同學”只有4位,占0.9 %;“兩人是鄰居”只有8位,占1.8 %;選擇“其他”5人,占1.6 %;而選擇“經人介紹認識的”多達390人,占86.8%。

(3)農村殘疾人配偶在文化、職業、收入各方面與對方的情況基本相似,表現出文化水平低、收入低、職業差的特點。其中91戶配偶也是殘疾人,占已婚殘疾人數的19.0%。

表29                她(他)是不是殘疾人  

在“您配偶的文化狀況”一欄中,428人作了選擇,其中“文盲”155人,占36.2%,小學218人,占50.9%;初中文化的只有48人,占11.2 %;而高中的只有5人,占1.2%;中專的只有2人,占0.9 %。

表30                         她(他)的文化狀況是

 在“您配偶的文化素質與您比如何”一欄中,405戶問卷作了選擇,選擇“差不多”和“一樣”的多達174人,占43.2 %。

表31                        她(他)的文化水平素質

在“您配偶做什么事”一欄中,457人作了選擇,其中選“種地”的223人,占48.8%;選“家務”的達164人,占35.9 %;兩項相加達到了84.7 %。

表32                          你配偶做什么事?

在“您配偶的年收入有多少”一欄中,398戶問卷作了選擇,其中500元以下的最多,達147戶,占36.9 %,500-1000元的91戶,占22.9 %;1000-2000元的66戶,占16.6 %;2000-3000元的49戶,占12.3 %;5000-1萬元的只有26個,占6.5 %;1萬元以上的只有2戶,占0.5 %。

表33                         她(他)的年收入有多少

 (三)康復與就業

1、康復。

康復是指采用醫學的、工程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教育的等各種手段,使殘疾人的功能恢復到盡可能好的水平。它與治療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治療的重點在于治病,而復康的重點在于恢復功能。國外康復醫院非常發達,近年來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康復工作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廣大城市殘疾人對康復的認知程度較高。但此次調查顯示:

(1)農村殘疾人對康復這個概念的認知程度非常有限。大部分人還未聽說過,更不知道康復與到一般醫院看病有什么不同。在“您聽說過康復這個詞嗎?”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876名選擇了答案,其中選擇“聽說過”的只有271人,占30.9%,605人“未聽過”,占69.1%。

表34                        您聽說過康復這個詞嗎

在“康復與到一般醫院看病有什么不同”一欄中,1000戶問卷中有512人作了選擇,其中認為“相同”的有22人,占4.3 %;認為不同的只有81人,占15.8%;選擇“不知道”的競多達409人,占79.9%。

表35                  康復與到一般醫院看病有什么不同

近年來,全國各級殘聯組織始終把“康復”當作殘疾人工作的永恒主題,圍繞中殘聯提出的到2015年實現“人人享有康復服務”這個目標,大力推進各項康復工作,認真實施“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二期項目、長江新里程計劃、國家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等重點項目,組織社會力量,邀請獅子會等慈善機構、NGO組織等非營利機構實施殘疾人康復工程,做了大量工作。本次所調查的S市殘聯“十五”期間完成了白內障手術15例,4次派醫療隊下鄉,共為560例貧困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其中480名免費;為525低視力青少年兒童配用助視器,培訓兒童家長110名;為400名聾兒進行康復訓練,其中肢體殘疾400名,腦癱兒童70名,智殘兒童300名,建立了假肢裝配站,供應殘疾人用品用具8500件,為1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發放藥品。同時還結合“長江新里程”活動、“彩票公益金”項目等開展了一系列康復服務工作,每年利用有關殘疾人節日開展宣傳和服務工作等,得到了廣大殘疾人的肯定。但是該市有700萬人口,全市殘疾人達33萬余人,面對宏大的康復需求,僅靠殘聯系統開展工作明顯是不夠的。問卷顯示農村殘疾人對康復一詞的認知程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問題。

(2)農村康復機構嚴重缺乏。根據中國殘聯的要求,我國殘疾人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到2015年達到康復進社區、到家庭,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目前,全國各級殘聯正在推進康復入社區工作。調查所在區省、市、縣各級殘聯從去年以來著手推進“康復進社區”活動,在城市社區建立了不少康復進社區的典型。以城市社區為單位,建立了康復服務機構、示范點、示范家庭,培訓了一批社區和家庭康復員。但是對農村來說這項工作尚未全面推進。調查問卷顯示,農村殘疾人根本不知道康復醫院在哪里,這同調查地區農村康復機構缺乏這一事實是吻合的。

在“您知道您家最近的康復醫院在哪里?”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844戶選擇了答案,其中選擇“知道”的,只有138戶,只占16.4%;選擇“不知道”的達706戶,占83.6%。

表36                 您知道您家最近的康復醫院在哪里?

在“你們村或鄉有社區康復中心嗎?”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799戶選擇了答案,其中選擇“有”的只有12戶,占1.5%;選擇“沒有”的達787戶,占98.5%。

表37                你們村或鄉有社區康復中心嗎?

(3)農村殘疾人康復的愿望非常強烈,但真正能實現康復意愿的卻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因貧所致。在“如果讓您選擇,您想得到什么樣的康復?”一欄中,1000份問卷中有794份作了回答,他們根據自己身體殘疾的特點,提出了各種康復的需求,誰都希望自己的功能得到恢復,甚至希望能和健全人完全“一樣”。然而在實際中他們所得到的康復或治療是相當有限的。在“您有沒有接受過康復或治療”一欄中,1000份問卷有787份作了選擇,其中選擇“接受過康復”的只有348戶,占44.2 %;而“未接受過康復或治療”的高達439戶,占55.8%。并且在這些曾接受過康復的調查對象中,其康復或治療所花的經費是非常有限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農村殘疾人花費的康復或治療經費都在3000元以內,花費到5000元以上的為數不多,花費上萬元的更是屈指可數。

表38                   您你有沒有接受過康復或治療?

 農村殘疾人所以沒有接受康復或治療,其主要原因在“沒錢”。在“沒有接受康復或治療的原因”一欄中,調查對象共選擇了586個答案,其中選擇“沒錢”的高達377人,占64.3%;而選擇“不知到哪里康復”、“父母沒有想到”、“其他”的比例都很??;還有的人表示“不敢想”。

表39                如果沒有接受康復或治療是什么原因

 (4)農村殘疾人康復經費主要依靠自己或家庭,政府或社會組織的救助極少。在“康復經費來源”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459個答案,其中父母出錢或自己出錢找醫院的有597,占59.7%,親友救助的101個,占22.0%,肇事者賠償的28人,占6.1 %,而政府殘聯或其他組織出錢的只有25戶,占5.4%。這些狀況與所調查區域財政收入水平低,NGO等非營利組織發展滯后等情況是相符合的。

表40                             康復經費來源 

郭偉和在《殘疾人社區康復狀況與評價》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國基本上是把狹義的治療后康復,尤其是非醫療性的器械訓練康復、社會康復、職業康復等作為一項社會服務項目,而未將其列入醫療保險的支付項目范圍。因此,當前影響社區康復的主要問題是資金來源;這也是中國城市社區福利服務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①;城市是如此,農村的康復經費來源就更沒有保障了。

2、就業狀況

就業是殘疾人的根本出路,只有就業才能給殘疾人提供穩定的經濟收入,才能起到就業一人,安定一家,穩定一片的效果。近年來,各級殘聯組織把促進殘疾人就業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推進,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是狠抓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工作。根據各類殘疾人特點,舉辦了盲人按摩、聾人手語、肢殘人電腦培訓班;與各類企業聯系,推介殘疾人就業;二是通過興辦和扶持福利企業發展,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2004年底調查重點區域S市福利企業42家,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596名;三是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促進殘疾人分散就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對未安置殘疾人就業或者安置殘疾人就業未達比例的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促使各單位安置殘疾人就業,此項工作該省省市一級開展較好,而縣一級今年才開展;四是做好勞務輸出工作,推介殘疾人到沿海發達地區就業。調查的S市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近幾年來該市殘聯系統發揮與江浙滬閩等沿海發達地區毗鄰的優勢,積極組織跨省勞務輸出工作,共輸出4000余名殘疾人到沿海發達地區務工,得到了廣大殘疾人的贊同。但是廣大農村殘疾人就業率偏低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農村殘疾人就業狀況如何,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約了農村殘疾人就業率的增長,本次調查顯示以下幾個特點:

 (1)功能缺失和勞動技能缺乏,是農村殘疾人實現就業目標的重要障礙。1000戶調查對象中,大部分有程度不同的喪失勞動能力現象,有的生活只能半自理,有的甚至完全不能自理,具有一般勞動技能或手藝的人不多,有特殊本領的更少。在1000戶殘疾人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達314個,占31.4%;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達470名,占47.0%。有勞動能力的167人,另有49人未答或漏答。

表41                     您屬于下列哪一種情況

在另一項調查欄“您能自食其力嗎”中,1000戶問卷有929戶作了回答,其中“完全靠自己、自食其力”的只有224人,占24.1;“半自給”的有360名,占38.8 %;還有345名“完全靠別人贍養”,占37.1%。

表42                     您能自食其力嗎?

 在“您有什么手藝或技能”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563戶作了選擇,選擇“有”的只有151名,占26.8%;而選擇“沒有”的高達412戶,占73.2 %。

表43                         您有什么手藝或技能?  

綜合以上的幾種情況分析,有勞動能力的有特殊本領的加上有部分勞動能力的農村殘疾人合計占67.6%,但真正能完全自食其力的只有24.1%的比例,說明殘疾人人力資源是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這同熊斌對重慶市殘疾人人力資源調查所表明的情況是一致的。①

(2)各種培訓的缺乏,是農村殘疾人難提高素質、難就業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你接受過其他教育培訓嗎”一欄中,1000戶殘疾人有687戶選擇了答案,其中選擇“接受過培訓”的只有19人,占2.8%,而選擇“未接受培訓”的多達664名,占97.2%。調查的省共有200余萬殘疾人,目前培訓工作主要靠省、市、縣殘聯,鄉鎮殘聯建設還比較滯后,要完成對農村殘疾人的培訓工作無疑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表44                       您接受過其他教育培訓嗎?  

(3)、農村殘疾人從事的大多是傳統的低收入職業。在“您從事過哪些職業”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762個答案,其中選“種植業”的最多,達342個,占44.9%,選“家庭養殖業”的達110個,而“打工”“做生意”的比重較少,“當過老板”的只有7人。此外選擇其他的也有126人,占16.5%,問卷顯示,這部份人從事的職業包括守山、守門、撿破爛、行乞、補鞋等,還有少數人仍在從事算命、理發等行業,就是目前日益發展的盲人按摩業也只有2人從業。

表45                         您從事過哪些職業    

在“農村殘疾人自身年收入”一欄中,1000戶問卷有466戶選擇了答案,其中2千元以下的有251人,占53.8%,2千、3千元的123人,占26.8%;至5千的有48人,占 10.3 %,5千至1萬的只有38人,占8.2%,1萬元以上收入的只有6人,占1.3%。

表46                         您一年有多少收入

以上情況顯示,無論從家庭收入、居住條件、消費水平、自身素質,還是康復就業的情況來看,農村殘疾人生存狀況已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農村殘疾人自身收入、家庭收入都遠低于健全人,43.5%的成年農村殘疾人未婚或沒有配偶,三分之一農村殘疾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靠別人贍養,三分之一農村殘疾人是文盲,小學以下文化水平的占70%,60%的農村殘疾人不知道哪里有特殊教育學校;大部分農村殘疾人康復的愿望都很強烈,但是貧困和康復機構的缺乏,使他們的愿望難以實現,近70%的農村殘疾人未聽說過康復這個詞;功能缺失和勞動技能缺乏,培訓不足,使農村殘疾人就業愿望難以成為現實,大部分人都在從事低收入行業,不少人仍在從事撿破爛、行乞、補鞋、算命、理發等行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建立,很多農村殘疾人老無所養,處于自生自滅的境地。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