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 |
![]() ![]() 昨日,解放碑,16歲的腦癱兒李管嚴平在媽媽(后排左一)的關愛下,如今已可以和外教流利對話,或開玩笑。記者鐘志兵 攝 本報訊 (記者鄭三波 實習生周婭) 昨日,一名外籍教師專門為16歲的重度腦癱兒李管嚴平測試英語聽力和口語,測試完后,將由專業老師進行筆測,然后確定李的英語水平。 李管嚴平只在母親的肚子里呆了6個月就出生了,出生時體重只有2.8斤。到了2歲時,曾被專家鑒定為重度腦癱,醫生勸其母親放棄孩子,但李的母親不僅沒有放棄,反而不懈的努力,將孩子培養成英語人才。目前,李管嚴平能看懂英文報刊和進行英語對話。 |
昨日下午4時許,解放碑紐約·紐約大樓某國際英語培訓中心。外籍老師戴維(音)正與頭戴帽子的李管嚴平用英語對話,測試其口語。戴維輕松、活潑的語言,讓李管嚴平覺得十分輕松,但聊天的速度卻較為緩慢。“你能將你的帽子借給我戴嗎?”“可以!”說著,戴維從李管嚴平的頭上取下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李管嚴平手指著戴維頭上的帽子說“十分好看”。兩人用英語交流了20多分鐘后,戴維連稱“Very Good”。
通過測試,戴維告訴記者,李管嚴平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已經相當于專業英語4級。“他真的很棒。”戴維說,以他現在的水平,用英語與外國人自由的交談,還有一定的難度,說話的速度比正常人慢,但作為一名重度腦癱兒達到這種水平已經十分不錯了,如果繼續努力學習,達到全英文交談應該不是問題。
醫生曾建議放棄他
“他只在我肚子里呆了6個月零28天。”李管嚴平的母親管女士稱,孩子出生時只有2.8斤。“他的小名叫杉杉(意為三三)。”管女士說,這是由于孩子滿月時才3.3斤。
管女士說,孩子1歲時,出現足尖著地,走路時雙腿交叉等情況。孩子2歲時經兒童醫院專家鑒定為重度腦癱。當時,醫生勸她放棄,并主動給她寫鑒定報告,讓她生第二胎。但她和丈夫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決定將孩子培養成人。
各地求醫不下10次
孩子8個月大時,管女士天天給孩子放輕音樂,引導孩子說話,讓孩子看圖識字,教他學習A、B、C和數學等簡單的知識。同時,每天幫助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運動,矯正孩子足尖著地、走路時雙腿交叉等毛病。通過管女士的培養和專門培訓,現在孩子能簡單的自理,如穿衣褲、洗碗、上廁所等。
“為了給孩子治病,我和丈夫到各地求醫不下10次。”管說,現在全家人還住在南坪一套建于70年代的一室一廳的房子里,花在孩子身上的錢上百萬元,還找親朋好友借錢。
2001年,管女士請教院的學生教孩子英語,教院的學生由于普通話沒有過級,普通話比較標準的李管嚴平就教他普通話。結果,那名學生過了普通話,送給李管嚴平一盤全英文的《泰坦尼克號》,李喜歡上了英文歌曲,從此也愛上了英語。“我朋友結婚,他在結婚現場唱《泰坦尼克號》為朋友祝福。”管說。
目前,管女士打算測試完口語和聽力后,請重慶一中英語組的老師進行筆試,最后希望通過專家組鑒定孩子英語到底是幾級。實在不行,她準備讓孩子報考全國專業英語,通過考試給孩子一個文憑,長大后希望孩子有一份翻譯工作。
偉大母愛創造奇跡
新橋醫院腦癱專家趙聰敏主任稱,腦癱是由于出生時早破水、早產、難產等原因造成腦損傷,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腦癱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患,除中樞性運動障礙外,常會并發語言障礙、視聽力障礙、智力低下、行為感知異常和癲癇等癥。而上述這種事發生在重度腦癱兒身上是一個奇跡,母愛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鍛煉和治療。趙聰敏稱,現在醫術更先進了,約有30%的腦癱兒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