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晚報 | ||||
喻娟學跳舞
|
![]() |
喻娟和老師在校門口的合影
故事導讀
9月12日晚,第二屆重慶微笑大使商貿(mào)行業(yè)選拔賽決賽正在進行。21號選手特別引人注目———她身著棗紅色的服務(wù)員職業(yè)套裝,眉清目秀,青春動人。音樂響起,她翩翩起舞。舞蹈中,她臉上總蕩漾著甜甜的微笑。那種笑,出自內(nèi)心,源于真誠,給人以親切感。
她以優(yōu)美的舞姿、動人的微笑、大方的表演贏得了在場觀眾和評委的好評。評委們一致亮出高分。最后,她獲得第二屆重慶微笑大使選拔賽商貿(mào)行業(yè)決賽“最動人微笑”特別獎。若不是她在臺上用手語自我介紹,誰也不會想到她是聾啞人。
她叫喻娟,今年21歲,來自重慶富僑足浴保健公司,是一名普通的聾啞足療保健技師。
先天失聰
在喻娟心中,父母的愛是她自信和微笑的源泉
1985年的一天,江津市油溪鎮(zhèn)長沖一戶農(nóng)家,一個女孩在親人的期盼中來到人世間。父母給她取名喻娟。
喻娟的出生并沒有給這個農(nóng)民家庭帶來多少歡樂———孩子先天失聰。無情的現(xiàn)實決定了喻娟這一輩子每干一件事,都將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喻娟的父母面臨著抉擇。很多親朋好友都勸把孩子送給別人,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孩子既然是我生的,我就一定要養(yǎng)活她,還要養(yǎng)好。”喻娟母親的一句話也讓父親鐵了心———不再要孩子了,好好培養(yǎng)這個苦命的女兒。在這份濃濃的親情中,喻娟一天天長大。
為了讓女兒能夠健康成長,和正常的孩子一樣能夠生活學習,喻娟7歲時,父母就把她送到油溪聾啞學校學習。在這里,喻娟學會了簡單的手語,能簡單地與人交流。這讓每到周末就跑到學校來看女兒的父母很高興———至少女兒可以“說話”了。
在一次兒童節(jié)上,喻娟在老師鼓勵下,上臺用手語“朗誦”了一首詩,看著女兒充滿自信的笑容,母親在臺下悄悄抹著眼淚。在喻娟心中,父母的愛是她自信和微笑的源泉。
演藝“明星”
班上每位同學的生日她都記得。生日前,她都會提醒班主任,召集同學一起鬧熱一下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2001年,父母送喻娟到了剛成立不久的江津市特殊教育學校。那里,有和她具有相同遭遇的數(shù)十名同齡人。
班主任老師周淑容說,學校開設(shè)的課程非常全面,有文化、美術(shù)、音樂等近10門課,手語和口語雙語教學。由于喻娟的文化底子比較薄弱,只相當于小學四年級,所以開始學習起來有點吃力。但喻娟非常刻苦,別的同學都睡覺了,她還在看書。眼睛痛了,她就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又接著看,導致熬了夜的眼睛第二天紅紅的。周老師發(fā)現(xiàn)后,趕緊制止,然后對喻娟的功課加強輔導,喻娟的成績很快跟了上來。為了防止聾啞孩子聲帶僵化,周老師讓孩子們通過“讀書”鍛煉聲帶。每天早上,她很早就能聽到喻娟咿呀的“讀書聲”,雖然誰也聽不懂。
律動,相當于讓聾啞孩子聽音樂,對聾啞孩子來說是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喻娟以前從來沒有接受過“律動”課程的訓練,但她有一股勁,模仿能力很強。
剛開始時,簡單的形體訓練非常枯燥———不但要求高,動作也單一。其他的同學練一會兒就放棄了,喻娟仍然一遍一遍重復著。
律動訓練為喻娟在微笑大使選拔賽中獲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喻娟心中,學校良好的教育是她自信和微笑的根基。
副校長成平超說,正是因為這樣的自信和刻苦,喻娟的各項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江津市“濱江之夏”、殘疾人文藝匯演等大型文藝演出,第一次獲得了團體三等獎,第二次獲得團體一等獎。喻娟也成了學校的演藝“明星”。
在班上,喻娟是個熱心人,她非常關(guān)心同學。班上每一位同學的生日她都記得住,在同學生日之前,她都會悄悄提醒班主任,召集同學一起鬧熱一番,以示祝賀。
微笑的218號
三年來,她服務(wù)的顧客3500多名,沒有一次被顧客要求換下,顧客投訴率為零
2003年,喻娟他們這一屆學生要畢業(yè)了。為了讓這些聾啞孩子自食其力,學校聯(lián)系重慶富僑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送他們參加了3個多月的足浴保健按摩培訓。由于喻娟悟性較高,培訓結(jié)業(yè)時,她對足浴保健的各種手法和力量控制把握較準。
喻娟成為重慶富僑總店一名普通的聾啞足療保健技師,她的編號是218號。
富僑保健公司總經(jīng)理胡芝容說,公司當時一共招聘了10多位聾啞足療保健技師,她們集中食宿。每次上鐘(為客人服務(wù))時,由懂啞語的管理人員先向客人說明,在征得顧客的同意后才安排上鐘。
有次,富僑總店一樓足療部來了兩位女士,管理人員立即安排到1號房。當管理人員向他們介紹喻娟時,兩位女顧客強烈要求不要聾啞技師,聲稱無法交流。管理人員趕緊解釋:“我們給您安排的是一位優(yōu)秀的聾啞技師,她的技術(shù)和服務(wù)都很好,您試一下行嗎?”兩人猶豫了一下,“叫來試試吧,不行要換人。”“如果真的不行,可以換人。”
喻娟在服務(wù)中總是面帶甜甜的微笑,她用嫻熟的足療技術(shù)、優(yōu)美的啞語手勢,一邊用心為顧客服務(wù),一邊與客人“交流”,客人感覺用力大了,輕輕擺一擺手,喻娟立即明白,將力度減輕。110分鐘后,服務(wù)完畢,女士到總臺買單時禁不住贊揚起喻娟:“你們的聾啞技師做得很不錯,這個女孩很有靈性,下次我還要點這個218號。”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今年7月,來了一位酒醉的男顧客,進房間時還要求不開空調(diào),安排了兩位女技師都被換下,最后只好安排喻娟去試一下。喻娟帶著微笑走進房間,當管理人員向客人解釋時,他更是火冒三丈:“哪個要聾子喲!”管理員說:“先生您可以試一下,她真的做得很好!”喻娟看到那位先生有點難受,好像要吐,機靈的她把垃圾桶提了過來,但慢了一步,客人吐得滿地都是,一股惡心味撲面而來。喻娟迅速拿來紙巾、毛巾和水遞給客人,并和管理人員一起打掃衛(wèi)生。客人感受到喻娟的真誠,也就同意了。
在服務(wù)中,客人要求很多,讓喻娟十分為難,管理人員也去了好幾次。雖然汗水濕透了衣服,但她總是面帶微笑,盡心盡力服務(wù)好客人。最后才知道那位客人心情不好,又感冒了。客人臨走時,很感動,對喻娟說了聲“謝謝”,喻娟雖然聽不見,但她感受到了。當目送著客人遠去的背景時,喻娟眼眶濕潤了。
三年來,喻娟服務(wù)的顧客達3500多名,她沒有一次被顧客要求換下,顧客投訴率為零,每月的點鐘不少于100多個。這對一位聾啞殘疾人來說實屬不易。在喻娟心中,崗位上的互敬互愛是她自信和微笑的自然表露。
三年來,喻娟用自己善良、真誠、熱情、甜美的微笑,打動了成百上千的顧客。喻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微笑是心靈的窗戶,微笑是溝通的橋梁,微笑是無聲的語言”,用微笑傳遞著自己堅強的人生。
記者 范永松 實習生 劉志敏/文 胡小龍 杜林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