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歲的周鐵夫出生在呼蘭區,他的母親叫劉向東,是一名教師,早年和丈夫離異。鐵夫三歲時,患上了一種不明病癥,右側身體和下肢均喪失功能。從此,母親成了他生活中的“左右手”。
長城“會話”贏真誠贊許
在母親悉心教誨下,鐵夫自學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全部課程。他對英語具有濃厚的興趣,為此,他先后自學了大專英語和本科英語專業課程。后來,母親將家搬到南崗區居住。為了給鐵夫創造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母親經常推著輪椅上的兒子,到防洪紀念塔等公共場所,和外國朋友用英語交談。有一年暑假,母親和弟弟帶鐵夫去北京,登上長城和外國朋友交談。他興奮不已,決定5天的時間里都在長城上度過,增強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當一位外國朋友伸出大拇指贊嘆鐵夫,并和他合影留念時,他要母親也站在自己身邊。鐵夫深知,在過去的日子里,他曾經有過的痛苦、彷徨,甚至幾度想要輕生。沒有母親的關愛,就不會有今天。
三進考場體現人生價值
2001年6月,鐵夫參加了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結果只通過了口語考關。2001年12月,鐵夫二進考場。這次他的聽力打了最高分,但筆試仍未能通過。在母親的鼓勵下,2002年6月,鐵夫三進考場。兩個月后,他獲得了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五級(本類考試最高級)證書。
拿到證書后,母親推著鐵夫去一家翻譯公司毛遂自薦。不久,鐵夫接受了該公司交給的第一個翻譯任務:40小時之內必須完成5000字的翻譯任務。鐵夫連續工作了40個小時,后來困得不停地打瞌睡,母親就沏上濃茶。鐵夫坐久了,殘弱的身體撐不住,母親就用身體撐住兒子,溫暖兒子。
這家公司對鐵夫完成的任務非常滿意,聘請鐵夫做公司的兼職翻譯,鐵夫得到了人生第一筆報酬:600元錢。當社會認可了他的價值,驕人的成就一再印證著鐵夫的優秀:2005年冰雪大世界漢譯英開幕詞就是出自鐵夫之手。目前,他又接下一家大出版社圖書翻譯的任務。
提及如何使鐵夫不畏艱難立志成才的經驗,劉向東說:“作為母親,我沒有任何理由看著兒子趴下,所以就全身心投入地言傳身教,什么苦和累都不會讓我止步……現在看來,我成功了,我很快樂。”
--稿件來自《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