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十年連續提案促成殘疾人駕車
時報北京
第13個“兩會婦女節”
“這將是我在參政議政中度過的第13個婦女節了。”張海迪告訴記者,從1998年擔任政協委員起,每年的婦女節她幾乎都是在兩會中度過的。“我擔任政協委員最大困難就是必須長時間坐著。”張海迪說,坐在輪椅上用胳膊肘支撐著身體,以便為脊椎減輕壓力,這帶來的一個后果就是,毛衣“損耗率”極高——— 新毛衣沒穿幾天,胳膊肘就被磨破了。盡管如此,張海迪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前十年幾乎沒請過假,每天忙完了,兩腿總是腫的。
張海迪對記者說:“這是應該的,作為政協委員,我深深地知道,我身上承載著多少殘疾人的期待。”
去年一年跑了9個省市和澳門
張海迪去年的工作又讓記者吃了一驚。短短一年間,行動如此不便的海迪竟然跑了9個省市和澳門特區!
擁有全國政協常委和中國殘聯主席雙重身份,張海迪一刻都不懈怠。她非常重視下基層調研,在基層看到殘疾人艱苦的生活狀況,海迪常常會流下眼淚,這也更堅定了她做好殘疾人工作的決心。記者在海迪博客里看到了幾張她在基層看望殘疾人的照片,她對記者說:“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殘疾人,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
殘疾人終于能開車了
讓殘疾人過上好日子,是張海迪作為中國殘聯主席的工作追求,也是她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海迪做政協委員,決不是走走過場就算了,她一直在把參政議政視為自己應有的責任,并且一直在為殘疾人謀取應有的權益。
1998年第一次參政,張海迪就提出在機場、車站、碼頭建設無障礙設施,如今許多城市都有了輪椅坡道和盲道。
今年4月1日,殘疾人能夠考駕駛執照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條消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后有張海迪十年的堅持。張海迪告訴記者,關于殘疾人駕車的提案萌生于她1988年的日本之行。當時,她在日本看到殘疾人能夠開汽車,感到非常驚訝,“當時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開車,那該多好啊!”1999年,張海迪提出《關于殘疾人駕駛機動車輛的提案》。從此,關于這一主題的提案,她一提就是十年。終于,再過20多天,殘疾人駕車的夢就可以實現了。
夢想的實現來自堅持。張海迪特別看重“堅持”這兩個字。“我相信自己是一個堅強勇敢的女性,我要有一種堅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