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50噸毒豬頭流向餐桌
2013年07月10日
“黑作坊”加工豬頭用工業松香拔毛用河水沖洗
鎮江50噸毒豬頭流向餐桌不法商販被公訴
2013年2月1日,鎮江市質監局和市工商局在聯合檢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時發現有攤販在出售“問題豬頭”,隨即將這一線索移交給公安機關。2月5日,這起江蘇省公安廳督辦的十大危害民生案件被成功破獲。7月5日,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盧進、徐春霞提起公訴。
80后夫妻自建豬頭加工廠
“80后”夫妻盧進、徐春霞兩人初中畢業后分別走出鎮江農村和泰州農村,來到鎮江市打工,因此相識并結為伉儷,以經營一家烤鴨店謀生。苦心經營一段時間,烤鴨店生意一直不好,妻子徐春霞就來到烤鴨店附近的一家豬頭肉加工廠做工,專門負責給豬頭拔毛。
2011年初,開烤鴨店虧光了本錢的丈夫盧進也加入進來。2011年底,由于廠房被征地拆遷和工商部門加大監管力度,豬頭加工廠老板關閉作坊回老家了。失業后的盧進夫婦尋思著,與其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開一個豬頭加工廠繼續加工豬頭。
于是,兩人在沒有進行工商登記也未取得生產、衛生許可的情況下,就在鎮江市郊區一個偏僻村莊找了一間拆遷后廢棄的民房為作坊,借錢在房后搭建了一個冷庫為儲藏室,后買來鍋爐、火槍、鉗子等工具和工業松香,聘請工人著手開始豬頭加工。
盧進負責從屠宰場收豬頭、加工廠管理和銷售送貨,徐春霞負責記賬和到冷凍批發市場賣貨。
為了女兒暫時使用食用松香
2012年初,兩人的女兒誕生。由于給豬頭拔毛時工業松香會散發出濃烈的刺鼻味,不僅會使被加工的食品有毒、加工時對人體也有傷害,而且夫婦兩人常被氣味刺激得打噴嚏、眼淚直流。
更糟糕的是,徐春霞在給孩子喂奶時,自己身上附帶的工業松香味刺激的孩子總咳嗽,兩人決定暫時使用拔毛時不散發刺鼻味的食用松香。“雖然食用松香每斤7.5元的價格相比工業松香貴了1.5元,但為了孩子只好如此。”夫妻倆商量后“無奈”的作出決定。
兩人從網上搜索一番后,聯系了江蘇如皋的一家供貨商,買了幾百斤食用松香。與工業松香相比,兩者的固態顏色都是淡黃色,但是放到鍋里加熱后工業松香會變黑,而食用松香顏色不變、也不會散發刺鼻氣味,缺點是拔毛不如工業松香干凈快捷。
2012年6月底,孩子斷奶后,盧進、徐春霞把孩子送回來家交由父母撫養,兩人專心經營豬頭加工廠。看到沒有了對孩子的擔憂,為了節省成本,兩人重新使用工業松香給豬頭拔毛。
工業松香拔毛后用河水沖洗
公安機關在偵查中發現,盧進夫婦經營的豬頭加工廠沒有食品安全規章制度,也沒有產品檢驗和原材料登記,更沒有食品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只是簡單地從外面購進豬頭,給豬頭拔毛后將豬頭分割成豬耳朵、豬口條、豬腦、豬頭肉,經初步加工成半成品后出售。
據盧進夫婦交代,在拔毛時,他們先用刀把豬頭肉、豬舌頭、豬耳朵分割開來,把工業松香放在鐵鍋里面加熱融化,用鐵鉤鉤起豬頭放在工業松香里面浸一下,然后把沾滿工業松香的豬頭放在地上,用自來水或從附近河里抽上來的水澆在豬頭上面使工業松香冷卻凝固,再用鐵鏟子把豬頭上面的工業松香和毛一起鏟下來。
“有時鏟子鏟不干凈,有很多黑色的工業松香粘在豬頭上面,工人還要用鋼絲球刷。刷干凈簡單的清洗后,工人取出豬腦,把豬頭放在鐵鍋里面用水煮半個小時剔去骨頭。”盧進交代說,分割下來的豬耳朵和豬頭一樣,工人用火鉗把豬耳朵夾住放在工業松香鍋里面浸一下,再拿出來把豬耳上面的毛去掉。
“黑作坊”老板對毒豬頭避而遠之
據盧進、徐春霞交代,拔毛使用的工業松香并不是用一次就扔掉,使用中用漏網把加熱融化的松香里面的豬毛濾出來,然后再使用,一般可以這樣去三四次毛。由于松香加熱融化會變成黑色,不能再使用的松香就直接被扔到鍋爐里面燒掉。
“加工時放豬頭的地面沒有經過專門處理,沒有消毒、更衣設備,工人沒有工作服,都是穿自己平常的衣服,沒有健康證。據工人交代,槽頭肉就常放在大門門口的地上。”負責本案審查起訴的檢察官秦彪介紹說。
據徐春霞交代,天冷時貨源充足就先加工好冷藏到夏天再出售。“加工好的豬頭大部分通過鎮江冷凍批發市場的攤位批發出去,剩下的一小部分根據客戶的需要用面包車把豬頭送到各個做熟菜和做小吃的店里面”。
經偵查查明,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盧進、徐春霞已銷售“毒豬頭”50余噸、違法所得29萬余元。此外,公安機關還查獲、封存了尚未銷售的劣質豬頭約25噸,經鑒定價值13萬余元。
據悉,工業松香含有鉛等有毒物資,對皮膚具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膚血疹及皰疹等癥狀,在加工豬頭時通過膨脹的豬毛孔深入豬肉內,人食用后會導致鉛中毒,不僅損害肝腎,甚至會致癌。據盧進夫婦交代,由于常年接觸工業松香,對其危害有大致了解,所以,他們對市面上和自己加工的豬頭肉都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