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養老服務錢少活多沒人愿意干
2013-07-10

養老服務錢少活多沒人愿意干

2013年07月10日  來源:武漢晚報

  護理嬰兒月入四五千,照顧老人只掙一兩千

  同樣是護理,差別就有這么大

  養老護理準入沒有“硬杠杠”寧做護士也不愿做護工

  截至去年底,武漢60歲以上老年人口137萬。這意味著每6個武漢人中就有1個老人。如此龐大的群體,面臨著日常起居、病痛、孤單等困境。如何讓老年人安度晚年,怎樣培養一支訓練有素的養護隊伍?昨天(07月09日),市政協重點督辦加強養老護理人員職業培訓的提案。

  養老護工行情不敵月嫂

  “同樣是護理,月嫂賺得比養老護理多得多。”一位市政協委員說,現在的家政市場,月嫂更為搶手,而照顧老人的護工就有點受“冷落”。

  護工和月嫂的薪水到底差多少?武漢家庭服務業協會顧問關升紅介紹,家政公司的居家保姆一般每月1800元左右,福利院、養老院的護工也只有1000多元。市民政局的統計數據也顯示,養老護理人員收入偏低,每月收入在1000元—2200元之間。

  月嫂的收入比養老護理人員高出不少。關升紅說,普通月嫂每月可以拿到四五千元,頂尖的月嫂月收入過萬元,而且供不應求。

  關升紅分析,出現這種現象,與人們的傳統觀念有關。家庭成員呵護嬰兒,舍得投入大筆資金;老年人自己并不舍得讓兒女請護工,并不愿為此多花錢。

  另外,照顧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體力和精力,幫臥病在床的老人翻個身就得花去不少力氣,還要喂飯、擦身,24小時守護。相較之下,月嫂的工作相對輕松。付出相同甚至更少的勞動量,卻可以賺到翻倍的工資,這導致很多家政人員更樂意做月嫂,而不愿問津護工崗位。

  養老護理準入沒有“硬杠杠”

  勞動強度大、收入少,養老護理人員常常待不住,流失率較大。市民政局統計數據顯示,養老護理人員工作年限在1年以內的占42%,1—3年的占30.3%。與此同時,他們整體素質不高,業務技能差,也成為讓人頭疼的問題。

  市政協提案中提到,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或是家庭保姆很少有人經過專業培訓,多數人只會做衛生、洗衣服、做飯,他們不會和老人交流,也不會為老人做保健活動,講究飲食的營養搭配和醫療護理等。

  全市養老護理人員中,65.5%來自農村,大部分養老護理人員年齡集中在43歲以上,占整體養老護理人員的78.2%。他們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1.9%,制約著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

  市人社局、民政局已開展養老護理職業培訓。武漢職工技術學校、同濟培訓學校等7家培訓機構可進行養老護理員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需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通過后可獲得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

  現實是,并非從事養老護理的人員都取得了資格證。全市從事養老服務人員4026人,具有初、中、高級資質的只有1830人。

  市勞動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還并未將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作為養老服務人員從業的準入門檻,很多人仍是無證經營。關升紅說,由于用工缺口大,也讓很多養老院、福利院招收了不少沒執證的護理人員。

  寧做護士也不愿做護工

  已從業的護理人員缺少專業知識,但接受系統培訓的“正規軍”在即將踏入養老護理業時,卻望而卻步。

  2009年以來,市民政學校、市供銷商業學校、江漢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先后嘗試開設養老護理、老年人服務管理、家政服務等專業,但情況并不樂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2010年武漢兩所職業學校共招到47名學生,但這些學生都在實習時流失了。條件艱苦、工作量大、工作待遇低,讓掌握醫療護理知識的學生寧愿去做護士,也不愿到養老機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