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300多名環衛工人遭欠薪
2013年07月17日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7月17日消息(記者劉濤)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饅頭就開水、有上頓沒下頓、被欠白條四個月,這是陜西省西安市三百多名環衛工人眼下過的日子。面對小半年都是白水就饅頭的午飯,有環衛工人無奈地對說,自己是臨時工不敢找領導,怕最后雞飛蛋打,錢沒要到,連飯碗都給丟了。
環衛工人的無奈與隱忍突然讓我們想到了電影《活著》中的經典臺詞:“小雞長大了就是鵝,鵝長大了就是羊,羊長大了就是牛”、“到那個時候饅頭就可以開上火車、飛機了”“到那時候,咱日子就會越來越好了。”這群活在城市最基層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地勞動,圖的不過是個溫飽的日子,可是為啥就這么難?當瘦弱的夢想遇到骨感的現實,環衛工人該何去何從?
在西安市未央區石化大道,40度的高溫下,環衛工人王女士正在穿梭的車流中,打掃著過往的拉煤車上落下的煤渣。她的指甲縫里、鼻孔里和嘴唇上,到處都是黑黑的煤屑。煤屑混著汗水,順著脖子淌下來,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印記。
環衛工人王女士:滿路的灰塵,灰太大了。
由于附近是幾個大型的煤場,從早晨五點半到下午六點半,除了吃飯的兩個多小時之外,王女士不知要在這300多米的路段上來回打掃多少次。雖然工作辛苦,但由于家里經濟困難,王女士對每月1450元的工資還相對滿意??墒牵瑥慕衲?月份開始,王女士和她的300多個同事一直不見工資的蹤影,這可急壞了指著這些工資過日子的王女士一家。
記者:三月份之后一分錢都沒發嗎?
王女士:沒發,一分錢都沒發。
記者:老伴掙錢嗎?
王女士:他也掃路。他也四個月沒發工資了。
經濟上的窘境讓本來就不富裕的王女士一家生活更加困難,就連吃飯的水平也是“直線下降”。
記者:早晨吃啥?
王女士:就是泡點饃。
記者:拿啥泡?
王女士:拿開水泡。有時擱點白糖,有時不擱。
記者:開水泡饃能有營養?
王女士:填飽肚子就行了!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加上被拖欠的工資遲遲見不到蹤影,王女士心里萬分焦急。為了應付家里的經濟困難,她只能出去“四處化緣”。
記者:家里邊經濟狀況怎么樣?
王女士:在這掃的都是經濟情況不好的。經濟好的不來,都是沒辦法才在這掃路呢。
記者:你們有沒有找過一些部門?
王女士:沒找過。
記者:那你們這幾個月生活咋辦?
王女士:沒辦法,借錢嘛。在外頭就這四個月借了兩千多塊錢。
對于環衛工人們的窘境,他們的上級主管部門——未央區六村堡街道辦事處回應說,這是緣于政府部門之間的工作交接。原來,環衛工人工作所在的石化大道及附近村莊以前歸西安市灃東新城管委會管轄,由于種種原因,今年3月份,這片區域劃歸到西安市未央區管轄,具體由新成立的六村堡街道辦接管。
由于街辦剛剛成立,一些必要的審批手續還沒有批下來,沒有自己的銀行賬戶,也就沒有辦法給所管轄的環衛工人們發工資。同時,環衛工人需要重新辦理銀行卡,這些都需要一定時間,各種因素疊加,造成了環衛工人工資的拖欠。
六村堡街辦綜合組組長黃均衡:在移交過程中,由于保潔員和管理人員的變更,需要收集身份證重新辦理銀行賬戶和工資卡。收上身份證不可能是每個人到銀行去辦卡,銀行要求我們統一收集身份證,統一去辦。在這中間,有部分人身份證上交有些延誤,所以導致產生了時間上的差異。
雖然官方的解釋看似有理有據,但也有人質疑,原本是政府部門之間交接工作,卻讓普通工人四個月無錢可用。雖然辦理各種手續需要時間,但是否應當從群眾角度考慮,盡量避免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讓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呢?
對此,未央區委、區政府也已責令六村堡街辦要抓緊核實漏發工資的保潔員身份,并派專人加強協調,保證在本周內將剩余部分保潔員工資足額發放到位。昨天下午,記者在六村堡街道辦事處看到,已經有環衛工人三五成群地在登記領取新工資卡。
六村堡街辦綜合組組長黃均衡說,街辦相關部門正在抓緊辦理手續,爭取早日給保潔員發放工資。
黃均衡:咱們7月12號已經給112個保潔員把工資已經發放到位,現在剩余部分人員正在制卡,卡領回去以后,咱們明天就通過銀行系統把工資打到個人賬上。
現在略微令人欣慰的是,拖了四個月的工資正在陸續發放當中,雖然當地解釋說這個原因是交接工作沒做好,可是我們仍然想知道,工資卡是死的,解決問題的方式為什么不能就靈活一點呢?辦不了工資卡那么就不能發現金嗎?一個月辦不了這個卡,四個月還辦不了嗎?恐怕不是客觀的問題,而是主觀意識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