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養老母28年欲斷絕關系
2013年07月18日
核心提示
今年春節前,85歲的陳老太被遺棄在南寧市救助站門口,身上還有一封其兒子寫的信。身體孱弱的陳老太很快被送到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救治。經過救治,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并說出了兒子家的地址。可半年來,陳老太的兒子王一(化名)就是不肯接母親回家。7月15日上午,社區、民政、警方等各方找到王一開了協調會,可他還是拒絕接母親回家。
1月14日
85歲老太 被棄救助站
今年1月14日晚9時許,南寧救助站工作人員正在值班,一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顫巍巍地走進來。老太沒有說話,顫抖著拿出一袋東西。令人吃驚的是,這袋東西里,不僅有一些藥物,還有一封信件。信是老太的孩子寫的,信上稱,其母親患有慢性腎衰竭,需要長期服藥,每個月幾千元的治療費讓他崩潰。母親養了他18年,他養了母親28年,他已盡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現聲明與母親脫離母子關系,將母親送給政府,要求民政部門救治其母親……
原來,老太是被孩子遺棄了,而且,老太說不出自身的情況。由于老太身體虛弱,隨后被送到南寧社會福利醫院治療。經醫護人員檢查,發現老太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老年癡呆癥和白內障等多種疾病,病情比較嚴重。該院馬上收治老太。在醫護人員悉心治療和照顧下,幾個月后,老太的病情趨于穩定,可出院回家了。
3月26日
兒子拒接老媽
老太的病好了,可老太的家人在哪?老太年紀大了,只說她姓陳,原來是跟兒子一家住。后來,老人陸陸續續地說,她的兒子是下崗工人,并說出她兒子的名字。
今年3月26日,醫院費盡周折聯系上陳老太的兒子王一。誰料,王一到醫院后,竟說:“我無能力贍養,就讓我母親留在這里,由政府贍養及治療。”
經過調查,工作人員發現陳老太住在南寧,自己又有幾個子女,并不屬于民政部門救助對象。而陳老太子女,目前只聯系上王一,王一也不肯提供其他兄弟姐妹的聯系方式。近幾個月來,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和南寧市救助站多次協調,要求王一將老太接回家,但一直未果。社區、民政等部門多方解釋和勸解,王一仍拒絕接母親回家。至今,陳老太仍留在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里。
7月15日 多方協調 兒子就是不接人
7月15日上午,在南寧市某社區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協調會在這里舉行。社工、民政工作人員、公安民警等圍著一位約40多歲的男子,苦苦勸說,希望該男子接母親回家。他就是遺棄自己85歲老母親的王一。無論調解員怎么勸解,王一就是講自己的“道理”,不肯接母親回家。
王一訴苦,說他下崗十幾年,先后做過十幾份工作,家里很窮,實在沒有能力撫養老人。
“你到底接不接回你的母親?”調解員直截了當地問。
“不接。我沒有能力,因為醫療費是個無底洞。我連自己都養不了,接她回來,就是等死。”王一回答。
“你不能遺棄你的母親,而全部推給社會,撒手不管。作為子女,你有贍養老人責任和義務。”調解員說。
“我母親養了我18年,我養了母親28年,我已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了。”王一認為,他已跟母親脫離母子關系了。
“母子感情,怎能以時間來計算?那又是誰給了你生命?把你養大的?而且你說跟你母親脫離母子關系,就能脫離了嗎?法律又從何談起呢?”參加協調會的建政派出所陳賴森副所長忍不住激動地反問。但王一無動于衷,又轉開了話題。
他說:我沒錢,老媽回家來也就是等死
她說:對不起,兒子有錯,我當媽的有責任
核心提示
王一的家庭是否真的如他所說非常貧困?已經康復了的陳老太現在境況又是如何?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對眼下的現狀又如何看待?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此次事件當事各方。
兒子狠心
母親回來 也只能是等死
7月16日中午,在南寧市某單位小區,記者找到了王一的家。王一家位于一棟舊樓房一樓。
“你們找到我又能怎樣?給她一口飯吃很容易,可治病哪來的錢?”王一說,母親有老年癡呆癥,白內障很嚴重,眼睛基本看不見東西了,也沒錢治療。母親還患有慢性腎衰竭,每月去透析就要幾百塊。他下崗好多年了,因為離婚,兒子還要他養,就算他打兩份工,依然很難支撐。
“你看衛生間都有門檻,她眼睛又看不見,接她回來,誰來照料?她回來,也只能是等死。”王一推開房門,讓記者往里看。只見狹窄走道旁的衛生間,確實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從門口看去,王一家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光線昏暗。
王一告訴記者,他家有4兄妹。可由于母親患老年癡呆,每個兄妹接母親到他們家中居住,都嚴重影響兄妹各自的生活。因為他和兒子單獨生活,所以母親就一直跟他生活。“誰不想兄妹能一起分擔點,可他們也很困難,我不想扯上他們。”王一說。
“雖然我生活困難,可我還在堅守我的底線,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從不去坑蒙拐騙,做違法的事。希望政府能養我母親。”王一堅持說。
母親傷心
想回家 回去一定教育兒子
“我有家,我想回家,回我自己的家……”7月17日上午,住在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的陳老太一再跟記者強調。記者看到,陳老太佝僂著背,但臉色紅潤,看起來精神不錯。陳老太說一口不是很標準的普通話,記者在護士長的“翻譯”下,也能聽得明白。
當記者提到回家這個話題時,陳老太顯得十分激動。她緊緊拉著護士長的手說:“我不知道我兒子沒有經過政府,沒有經過你們同意,就把我送到這里來了,對不起!真的對不起你們!”護士長寬慰她說:“沒關系,不是你的錯。”
陳老太說:“對不起了,不過我一回家,我就會說他的,兒子有錯,我當媽的要教育好他,不然對不起政府……”陳老太一再向記者強調:“這里的醫生、護士,每個人都對我很好,但我有家,我想回家,回我自己的家。”
提起兒子和孫子,老人的眼眶濕濕的。“原來在家時,兒子對我很好,我住在我兒子那里,他養我。”陳老太對記者說,孫子也對她很好,幫她盛飯、夾菜,她十分想念他們。
在跟老人對話過程中,記者發現陳老太的思路還算清晰,吐字也比較清楚,并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醫院善心
不跟家屬要醫藥費了
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陳老太在住院期間,大約花了1.5萬至2萬元醫藥費,都由醫院先墊付。但聽說陳老太家里經濟困難,他們也不打算向家屬要這筆醫藥費了。
護士長告訴記者,陳老太真的很孤獨,很想回家,她經常哭喊著要回家。現在醫院里精神病人比較多,醫生只能為她單獨安排一個單間。每天,老人除了按時吃飯、服藥,就是在房間里來來回回地走。在采訪中,護士長向記者表示,現在老人的病情比較穩定,精神也不錯。只要按時服用恢復腎功能的藥,好好休養,是沒有必要住院。更何況南寧市社會福利醫院還是一個精神病專科醫院,希望她的家人早日接她回家。
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向南寧市民政局請求協調相關部門,及時解決陳老太回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