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規劃70處機構養老設施
2013年07月31日
【導語】:未來深圳的養老設施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如果是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的,在用地供應方式上可以采用協議出讓免地價、產權歸政府的方式。
未來3年內,深圳將有100萬老人,而深圳現有的養老床位不足4000張。去年重陽節,南都曾專題報道深圳面臨的養老危機,一邊是“拓荒牛”成批退休、老齡社會加速到來,一邊是公辦養老機構床位七年未增、養老設施嚴重不足。
輿論憂慮終有回應。昨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深圳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 11- 2020)》(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將達到3張;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的,在用地供應方式上可以采用協議出讓免地價、產權歸政府的方式。
深圳規劃70處機構養老設施
目前,深圳市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046.74萬人,人口平均年齡30歲左右,還屬于比較年輕的城市。不過,各區、各街道老年人口統計顯示,福田區、光明新區光明街道和大鵬新區南澳街道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5.0%,羅湖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為4.84%,已基本進入老齡化。而且,深圳“銀發潮”特點明顯,退休人員是一撥一撥地產生。上世紀80年代以來,當時的外來人口成批擁入深圳創業,然而經過30多年發展,當年的“拓荒牛”將逐步退休。同時,隨子女南飛的養老隊伍越來越大,加速了深圳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根據《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預測,到2015年深圳戶籍以及隨遷老人將達到100萬左右,人口老齡化趨勢將會明顯加快。
目前,深圳的養老床位已經進入十分緊張的階段。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數僅約為10張。近些年來,深圳市機構養老設施床位數的增加量僅為176.2床/年,遠低于其他城市和全國平均水平,且均為民辦設施增長量。
本次《規劃》共計規劃了70處機構養老設施,共提供養老床位23400-24000張。其中現狀改、擴建用地20處,共提供養老床位7000張;空地新建23處,共提供養老床位8300-8600張;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等27處,共提供養老床位8100-8400張。
2020年每百名老人有三張養老床位
按照《規劃》中明確的近期和遠期目標,到2015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將達到2張;建設市級養老院、護理院、失智老人護理院各1所,各區建有1所區級機構養老設施;建設15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將達到3張。實現適度普惠向設施均等化跨越,基本達到當今中等發達國家的養老設施服務水平。
此外,考慮到深圳市老年人口機械增長和植入性增長的特點,《規劃》還預留了5處養老備用地塊。
亮點
養老設施用地可享優惠
在公立養老機構7年未增床位的情況下,深圳民辦養老機構卻缺少扶持。為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深圳未來在養老領域的投資,《規劃》中專門在土地供應方面提出了優惠政策建議。
未來深圳的養老設施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如果是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的,在用地供應方式上可以采用協議出讓免地價、產權歸政府的方式。
鑒于養老設施建設屬民生項目,《規劃》建議參照深圳對社會投資教育用地供應方式,即由民政部門和養老設施社會投資者協調并共同申請,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參照政府財政投資的養老設施用地報市政府批準后實行免地價出讓,土地使用權受讓人為市、區政府,實際使用單位為市、區民政部門。養老設施社會投資者可以通過租賃方式利用政府養老設施用地和地上建筑物,但民政部門必須與養老設施社會投資者簽訂租賃合同,并進行后續監管。
此外,養老設施新增土地也可以通過公開的招拍掛方式取得。市民政部門可結合深圳養老設施規劃布局,統籌考慮財政投資及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用地的布點,每年申報一定數量的社會投資養老設施用地,規劃國土委將優先考慮納入深圳近期建設與土地利用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并享受養老設施用地優惠地價政策(經營性養老設施用地的地價按辦公用地基準地價標準的30%進行測算)。